第(2/3)页 “做实验呗,难不成谈恋爱?” 杨曙离开306,从车里拿好文献去找白木棉。 乘电梯上至六楼,找到对应科室叩门。 下一刻门开,出现一只野生小富婆。 头发扎起,俏脸高冷,双手插在白褂兜里,往那一站像小老师似的: “杨曙同学,进来站站。” “哦。” 奇怪,一般不都是站来坐坐? 实验室面积较广,主体色调为白,四壁要么摆长桌,要么是文件柜,各种设备依次摆放。 整体分“文”、“武”两个区间。 白木棉就属于文区,桌上堆满文献纸张,主要以读写、计算为主。 另一边更偏向实验,设备主要集中在此,研究课题的师哥师姐穿戴更全面,如:护目镜、胶套、防静电鞋等。 “你现在相当于实习生?”杨曙问。 “不知道,导师就让我看文献,写总结,或者旁观实验,”白木棉解释。 “导师呢,怎么没见?” “在小房间玩电脑。” “6。” 坐班玩电脑,真好啊。 杨曙看向实验室其他人,大部分敲键盘写东西,或盯着屏幕发呆,只有一人嗷嗷做实验,忙上忙下唉声叹气。 白木棉解释: “师姐在测试新材料的性能,好像是她的毕业课题。” “搞出新材料才可以毕业?”杨曙小声问。 “嗯,新材料不难做,能投入使用的很难,一般通过……” 白木棉说一大堆,像什么熔融、溅射、冲压啊……吸收不了一点。 另一边,师姐结束一次延展性测试,将样品丢入废弃桶,继续重复实验。 “师姐的材料各项指标都不错,就延展性差,实用范围缩小,”白木棉悄咪咪牵住杨曙,“她一直尝试解决。” 低端的材料研发不难,随便搞搞反应,把手头的原材料捣鼓进去,或冲压、或熔融、又或覆膜。 最终产出新材料——没用的杂质。 师姐所为显然更高端。 杨曙如有所思,右挪两步调整时间角度,双目凝视新材料样品。 神之义眼,启动! 眼前跳出信息框: 【未命名物品:包含碳、铅……】 【导热系数:33x1.152w/m·c】 【反应不完全,缺少必要水基环境】 【热膨胀系数:9.7x10-5/c】 【熔点……】 踏马的,我曙简直是行走的科研神器! 只一眼便找出问题所在,再多一下都不看。 杨曙想提醒,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个外人,人家则是材料大牛,去指指点点遭嫌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