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2章 会宁羌酋-《朕的霸图》
第(2/3)页
而羌人每个部族酋长,在自己的族中,那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虽然他们曾随吐蕃王朝信仰苯教,后来又改信佛教,但吐蕃王朝崩溃后,羌人仍以佛教为信仰,只是不用再向吐蕃王朝缴纳牛羊,贡献青壮兵源,部族生存能力得以增强,族人生活也好转了许多。
原本在吐蕃王朝治下,大家过得很穷很苦,各部都能安分守己,可吐蕃王朝内战败亡后,各部族反而常常夺草场,发生混战。中原的大唐衰亡后也是一样,各路军阀打了几十年,没人顾得上西北这些唐时旧地。可现在中原的大周有崛起之势,再次将手伸向了这里,战争也再一次来临。
“走吧!回府衙!”拓拔波固淡淡说了一句,转身下了城头。宗哥在后一招手,带上四五十名骑从下城头骑马跟上。
所谓的府衙就在城中心一带,房屋大宅很破旧,但仍保留着一些唐时风格,高高的基座下有两蹲辟邪神兽石雕,开阔恢弘的气势,这些都还显示着,这座城池曾经的辉煌往事。
一名年约二三十来岁的矮壮汉子头戴卷檐虚帽,细小的短发辫从帽中下垂披在肩膀,见拓拔波固下马,从台阶上快步下来,以手按胸行礼。这种行礼方式,是从吐蕃时期河中粟特人那里传过来,为吐蕃王族所接受,强加给历史更悠久,但文化礼俗几乎空白的羌人。
“番锦!潘甫多望和卓罗尊立自带粮草了吗?”拓拔波固问道。
“回父亲的话,他们赶了一些牛羊来,只够十天之用。听说周军已经到了,可以出城列阵与周军决战吗?”拓拔番锦是拓拔波固的长子,这时忍不住问道。
“不急!你既回来了,那就留在府衙视事,为父亲自过黄河去迎接两族援军,让拓拔达古率五百人下河撑筏等着。”拓拔波固板着脸,打算先回后宅换下圆领常服,披上铁甲,再率骑从去接人。
与乌兰县城一样,会宁城西门也是毗邻黄河岸边约两三里,因为两头是被堵住的,所以出城就是黄河岸边渡口码头,那里已经停放了三百多条木筏,以绳索相连成一片,停泊在码头外的河面上。
拓拔达古接令,率兵下河解开部份缆绳,族兵们以五人一队,分派到各条木筏上,做好这些等了不久,拓拔波固出城到河岸边下马,沿码头栈桥下了木筏,一声令下,族兵们齐齐挥动篙浆划动,木筏缓缓驶向河心,速度很慢。
巳时隅中,终于到达对岸,恰好白兰羌和卓罗羌的援兵已经到了,正在岸后平原上列队等待接应。拓拔波固一上岸,就见老熟人潘甫多望和卓罗尊立正骑马在河边观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