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类不正是从茹毛饮血时代演变而来的么?” “启蒙的学子都知道的事,你还好意思问,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闻言,王权不屑一笑,没有给其更深入的答案。 原来之前自己在李时珍夫子课上也是如眼前之人这般愚蠢。 他觉得跟眼前人再多说一句都是对夫子的课不尊重! “不过,我对你那300年的期限非常感兴趣!” “若你能回答一二,我倒是心服口服。” “之后的一年内,我不计前嫌辅导你中进士。” 闻言,王权乐呵一笑。 他不想李时珍老师在下课之前提到的几点——土地兼并,产力不足之类的人尽皆知的话语。 王权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倒不如你说说王朝逃不过300年的原因是?” 常学士坐下,先是喝了口凉茶,而后开口。 “那请听好,来自国子监的学识。” “1:人口问题。” “王朝建立初期经过天灾人祸,人口锐减,国家相对稳定。” “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会爆发式增长,而粮食产量由于限制无法相应提升,导致资源紧张和矛盾加剧。” “2:权利问题。”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新朝代建立初期,统治者通过强力手段稳定当下。” “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央权威逐渐衰弱,地方势力崛起,导致分裂倾向加剧。” “参考史书,就知晓: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东汉的州牧割据。” “3:继承制度与群臣内斗。” “皇权继承存在不稳定性,有时候嫡长子继承人优秀;而有时嫡长子又很平庸!” “所以,为了避免像秦二世之流,圣上从小就培养嫡长子从政。” “但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血的教训——” “那正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好了,反正问题颇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 “既然你如此信誓旦旦,倒不如说说你的见解?” 听到这些见解,江哲表情逐渐凝重。 “国子监么...” “果然是现代的华清,大北的高材生的见解;与寻常之人果然不同!”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血的教训:那就是我们从未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这话,我一直以为是我们21世纪的人说出来的;没想到古代人早就知道了。” 随着话落,杨修却一脸深思,这来自国子监的学士是有本事的。 而是能在历朝历代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规律。 杨修凑上前,小声说:“王哥,他是有真水平的,小心点嗷;我怕李先生的答案震不住他。” 只见王权摇了摇头,“小心,完全不必;先生可是和上天仙神,神交之流的人物。” “喂喂喂,那仙神之说是假的;你怎么就信了?” “我不管,反正我是信了。” “那你还是小心点为好!” 江哲此刻,脸色忍不住一黑,“人家问问题呢,扯到我干啥嘛!” 下一刻,王权直接给出了大逆不道的答案: “两个答案。” “1:既然有人比老朱家更适合当皇帝,那就给他们上位。” “若那人做得不行的话,退位。” “再换个人上!” “最好4年为期,干得不行;自己退位。” “干得可以,继续任职,4年为期。” 一听这话,常学士顿时目瞪口呆。 这小子,怎么什么话都敢说? 脑袋不要了? “你!!!” 常学士愤怒地指着王权。 不得不说,这真是解决的方案之一。 若遇昏君,直接让他退位,换人上;确实是解决方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