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下午,姜贺和杨云雪带着五斤牛肉和一些棉花布匹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杨正山一个人去了县城。 老大老二需要牛车拉木柴,杨正山只能步行去县城。 县城只有两家医馆,杨正山来到了最好的那一家。估计是因为换季的原因,医馆看病的人很多,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杨正山又不是来看病的,自然不会排队,直接走进了医馆。 “这位仁兄有什么事?”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站在柜台后面,看着杨正山问道。 旁边还有一个老者正在给人把脉。 杨正山知道这名老者。 宋元博,是安宁县最好的大夫,而三十多岁的男子就是他的儿子宋宁峰,医馆内还有三個学徒,都是宋元博的孙子。 原身以前就找宋元博看过身上的暗伤,不过因为花费太多的原因,原身并没有请宋元博治疗。 这倒不是说宋元博只认钱,而是治疗原身的暗伤需要很多珍贵的药材,宋元博再好心,也不能赔钱给人治病吧。 “宋大夫,我这里有棵老山参!” 说着,杨正山就取出了木匣子,放在柜台上。 宋宁峰打开匣子,双眸亮了起来,“这是三十五年的老山参?不错,不错,是味好药!” “仁兄想卖?” “嗯!”杨正山点点头。 宋宁峰笑道:“仁兄稍等!” 尔后,他抱着木匣子,给宋元博看了看。 宋元博抬头看了杨正山,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你的伤好了?” 杨正山也是惊异,没想到宋元博居然还记得他。 “好了!” “过来,我给你把把脉!”宋元博招招手。 杨正山也不避讳,走到近前坐下,伸出手腕。 宋元博摸着胡须把脉,时不时还用惊讶的目光看看杨正山。 “怎么治好的?” 他对杨正山的印象很深刻,毕竟安宁县的武者本来就没有多少,再加上杨正山原本的暗伤很特别,他想忘记都难。 当初给杨正山看过之后,他还惋惜了好久。 如今再见杨正山,哪怕是已经过去了数年,他依然是印象深刻。 “请一位游方道士治好的!”杨正山随便瞎扯道。 宋元博也没有多问,只是笑道:“脉搏强劲有力,气息平稳绵长,你这伤不但好了,修为也有所精进。” 他都这么大年纪了,见过的听过的奇人异事不少。 碰到一个游方道士治好了自己的暗伤,这事听起来好像很不靠谱,但也不是不可能。 杨正山笑了笑,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每天都饮用灵泉水,虽然灵泉水不能直接提升他的武道修为,但却可以温和的蕴养他的身体。 再加上他平日的锻炼,如今他的修为应该快要突破到锻体境易筋的层次,早就超过了原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