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左边分别是更房,户房和礼房。 右边分别有刑房,工房和兵房。 每一道门扉都似在诉说着权力的层层递进。 大堂的门楣之上。 挂着“正大光明”四字,昭示着公正无私。 而捕快审堂前的“回避”、“安静”牌匾,更是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然而! 眼前这座府衙却一反常态,屋舍低矮,不显山露水,不熟的行人路过,若非细看,恐难察觉此乃官府重地。 宇文璃浅见状,不禁心生疑惑,轻声向杜诲先生问道: “先生,此等建造,莫非有何深意,或是有所不妥?” 她心中暗自思量,以为府衙之雄伟,乃是为了彰显官威,震慑百姓,减少刁民滋事。 侍女在旁,闻言亦附和道:“是啊,小姐,寻常官府都是越大越好。” “昨日在江边所见公苑亦是如此,气派非凡。这府衙如此简陋,莫不是官吏们中饱私囊,只顾自家腰包,不顾官府颜面?” 马夫神色间流露出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杜诲见此温和道: “小兄弟,你似乎有未尽之言,不妨说来听听。” 那憨厚的中年汉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道: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对这府衙的自然可能不懂!” 杜诲笑道: “愿闻其详,还请小兄弟不吝赐教。” 马夫连忙摆了摆手道:“赐教说不上。” “在这座城里,府衙并非只有这一座,实则有四座之多,皆是这般规模。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位知府大老爷坐镇,但实则下面有四位参议大人,分别掌管司法与赋税,各自为政,分而治之。” “这座府衙,乃是总府所在,是开堂审案、宣读诏书、接见官员以及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姑娘,可别说是这知府贪赃枉法,这几任知府都是好官。” 杜诲先生闻言点头,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设置,无异于将权力分散,虽名义上知府仍为一城之主,实则已是将治理之责分担给了更多人。 马夫接着说道: “原本啊,这府衙是打算建得更为宏伟壮观的,但燕王殿下有旨,府衙不应以大小论威严,更不应让百姓心生畏惧。因此,便建成了眼前这般规模。” “我是觉得燕王的话,很有道理。” 马夫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燕王的敬仰之情。 侍女脸上还是有着不服气。 她也是在皇宫之中长大,从小跟着公主识字读书,见识怎么会弱于一个车夫。 杜诲点头道: “府衙之名,不在其高,而在其治,官员之贤,不在其位,而在其心。” 官府之威严,非在于屋舍之大小,而在于民心之向背。 车夫在原地等待。 三人缓缓走向府衙。 门口没有两尊石狮子,只有两盆兰花。 这个石狮子也叫门当,只有皇族和官府才有资格摆放。 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叫做“户对”。 “户对”的多少与官品职位的高低成正比。 这堂堂府衙之地。 既无门当,也无户对! 只有在左侧立着一块石碑。 三人驻足在石碑面前。 大门敞开着,两旁并未设立护卫,只有偶尔进出的人群,面带平和之色,没有丝毫的拘谨与畏惧。 这样的场景,与宇文璃浅心中所见的威严府衙不同! 她脑海之中突然崩出那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