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佳康城! 宇文璃浅一行人。 韩国的使团开始从城门出发。 过了佳康城之后就没有水路,唯余车马辚辚。 四国的使团将要去往燕京,去往那座燕王府! 八月十六! 燕王会时隔十年再下终南山,去往这座已经建成了十年,从来没有迎来他真正主人的燕王府。 六辆马车缓缓驶过城门。 宇文璃浅推开车厢的马窗,后面是苏北海几人在后面送行。 四日的停留,她的心情颇为复杂! 心中也对这位燕王越发有了期待。 同行的还有大楚的使团,跟着的都是白鹿书院的学子随行之人,基本都是天下闻名的大儒。 韩国的一众学子有些故意避开,要说天下儒生的所最敬仰之圣地当属“白鹿书院”。 白鹿书院走出来的学子,也自然认为是天下正统。 其中也有韩国学子前去结交,大多都是被静静无视。 文人相轻,自古就有。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韩国的赵文先,就有不少大楚学子之人前来结交。 赵文先在韩国只是一个落榜秀才,无什名气。 加入韩国使团并不受学子的待见,想不到短短一日之间。 这名有些寒酸气的中年秀才,在大楚有这等人气! 学子们便也开始以“文先兄”相称呼。 宇文璃浅也是有些吃惊,这位名不经传,相貌平平的赵文先,竟然有如此名声。 打听才得知! 赵文先和大楚名将吴乘风一同撰写的《吴子》兵法在大楚广为流传。 更是白鹿书院中备受尊崇的讲师,后来因故离院,回归了故土韩国。 吴乘风乃是大楚名将,出身白鹿书院,二人亦师亦友的关系! 世人皆知吴乘风,却不知赵文先! 宇文璃浅记下来他的名字,回国之后准备举荐给父皇。 人才不可多得,也不愿其蒙尘。 大楚和韩国的使团缓缓而行。 有了使书,在燕地一路畅行无阻。 这一日! 离燕京也就只有百里了。 也是通往燕京的最后一城。 原本叫“汴洛”。 二十六年前,当时还不是燕王的少保,辞官修道之时,从虎牢关南下路过此城,本有意低调。 见一孩童掉入井中,带着斗笠的青年跳入井水之中相救,被识破身份。 各地的百姓又聚集来了汴洛。 场面浩大,登在城楼之上相望两马出凉州。 后来就改了名字“望神洲!” 过了望神洲便是燕京。 宇文璃浅轻轻推开车窗,目光落在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城池之上。 与佳康城相比,望神洲更显巍峨壮观。 北风的大城普遍城墙建的高,修的最牢固。 宇文璃浅推算也可能是和当面的战乱有关。 北地多兵戈! 大城前,有一条河,名曰:柳青河。 蜿蜒流淌! 最宽处有七八丈之宽,随流而下,可直达天下闻名的雄关——虎牢关。 有河水滋养,两岸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两边的河岸上,错落有致地修建着几座凉亭,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一处休憩之地。 几位老翁悠然自得地坐在亭中,手持钓竿,静候鱼儿上钩,那份闲适与自在,让人心生羡慕。 周围的景色更是宜人! 倒是颇为自在,消停! 六辆马车缓缓停下在过桥边的亭子处。 惹得周边的钓鱼者多看了一眼,便没在注意。 来往的望神洲的商旅颇多。 两国使团出了佳康城后一路都在颠簸行路,少有停歇。 拉车的马有些跑不动,大马上的汗停不下,有的皆是累瘫在地! 一路不停,甚至为了赶时间,都错过了驿站。 现在已是正午,面前就是大城。 歇一歇也不打紧。 六辆马车缓缓停下后,有马夫从前面的河水之中提来凉水,心疼的浇在瘫倒马匹之上。 黄棕色的大马直喘粗气! 一众学子也走下了车,却没有丝毫注意马匹。 反而看向江边的亭子之中,布置的也是雅致,又有钓客在此。 风一吹,颇为凉爽! 文人骚客都是喜欢如此场景,都欣欣然来采风。 只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