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开始在院中练武。】 【尽管天寒地冻,足踏皑皑白雪,你却褪去外衣,将乌黑的发丝束于脑后,露出精壮的上身。】 【胸前和腹部的肌肉,早就锻炼的分明。】 【这也得益于陆华的悉心指点。】 【若是自己埋头苦练,怕只是几个熬筋桩便会让身体手掌,腿部增大,变得臃肿,不合自身根骨,只会把自己练残。】 【两个月来,你体重横生十来斤,体型却一点没变。】 【你身着外衣时,外人绝难料想,在这消瘦的背影之下,竟蕴藏着如此强健的体魄。】 【近两个月的时间,你仿佛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你倒是不担心会有人注意到赤裸上身,你现在听力远胜之前,你也来得及将衣物穿上。】 【再者,你们所居的小院本就地处偏僻,仅有一座马场相伴,加之如今严寒,更是鲜有人迹。】 【主要是练武走桩,一呼一吸之间,不到一会就会汗水打湿衣物,冬日里实在麻烦。】 【你开始一个接一个走桩,每一个桩功所练的位置和筋骨都不一样。】 【《太祖圣猿桩》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之记载了立桩、走桩、睡桩等十二种呼吸法,每一种呼吸法皆有其独到之处,动作姿势更是讲究至极,必须要分毫不差。】 【正是凭借着这十二种呼吸法,方能熬炼经脉,重铸骨骼,奠定武道之基,坚实如磐石。】 【下卷则是与之配套的拳谱,名曰太祖圣猿六式,每一式皆蕴含着猿猴之灵,刚柔并济,威力无穷。】 【你已经将十二个呼吸法全部练会,六式拳法也已经掌握。】 【武道九境分上,中,下。】 【下三境,也被称为小三关,有“练筋”,“铸骨”,“气血”三关。】 【乃是武道开始的三道雄关,一旦跨越“练筋”之境,便可捶打自身气血,使之日渐精进。】 【你在这三境中的第一境,耗时最长,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然而,后面的两境,你只用了十五日的时间,便接连冲破,气血升腾。】 【陆华说,你能有这个修炼速度,一部分原因可能要归功于,观想二先生的两门剑意。】 【二先生学剑极晚,可是学剑又极快,可能就和这门独创的观想之法有关。】 【这门观想之法,既可以修炼神魂,又可以磨砺肉体武道。】 【现在你浑身冒出热气,即便身处冰雪之中,亦无所畏惧。】 【如今你的气力,已经能将院中的石桌和水缸轻松举起。】 【力能扛鼎!】 【十二个桩功走完,便是练习《太祖圣猿桩》记载的六式拳招。】 【六式精通之后,便是合一,你花了一天时间推演,终于学会了六式合一之“圣猿摔碑手”,六式叠加在一起,打出近两牛之力。】 【武道小三关的极限便是一牛之力,六式合一能增一倍之力,硬生生打出两牛之力。】 【你试着对着门口的一块厚半尺的大青石,摆开架势一掌下去,青石直接断裂。】 【后来,在陆华的指点下,你再次尝试,这一次,你只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手掌印,而青石板本身依然完整无损。】 【然而,当你翻转青石板时,却发现其背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一招的穿透力之强,可见一斑。】 【你熟练地练完六式拳招后,吐气纳息,收功而立。】 【你已大汗淋漓,头顶更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你还有几日便能把第三境“气血”练止圆满,可是后面的中三境,却无对应的修炼之法。】 【中三境,就不是全靠练桩能够抵达的境界,若是胡乱修炼,只怕会伤到己身。】 【没有后续功法,对于现在的你倒成了一个难事。】 【陆华自然有直达九境的功法,不过是三真教的传承,需要拜入三真门下,这是你不愿意的。】 【谢府之中自然也有中三境修炼的功法,可是以现在老太君对你的态度,绝不会给予你,若是知晓你私自练武恐怕宗族也会问责。】 【尽管这种事,若是往大的说是不尊礼法,往小的说,其实不少府中庶子都是私下练武,并不追究。】 【这时!】 【你感应有一道不加掩饰的呼吸绵长的气息,正在缓缓走近小院。】 【你稍已思索,已经想到了此人是谁。】 【司马盘!】 【司马亭府中的下人,上次给你送来《太祖圣猿桩》给你,还给你送来了群芳宴的邀贴。】 【面对此事……你决定。】 1.隐藏已经武道三关的进展。(提示:可能不利于未来武道修行。) 2.展露已经武道三关的进展。(提示:可能有益于未来的武道修行。) 3.亲自参与。(0/3) 大鼎敲响,吐露出霞光万丈,其上的文字缓缓定格。 俞客看着上面三个选项,从提示来看,“有利”的只有一个选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