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李景霖走后。 几位老师们对视一眼。 这眼神中,闪烁着十分复杂的光芒。 “啧,这金尊希,真是” 真是倒了八百辈子的血霉。 只不过。 作为老师,有些话说出来还是有点不太合适。 “也怪不得别人,谁让他没事说那种话呢?” “也是.” 几位老师共同点点头。 这金尊希。 当初但凡低调一点,别评论李景霖练琴不练琴,别说超越不超越这种言论的话. 现如今,也没这些事。 “你说,那金尊希,当时是怎么想的?真就明目张胆的犯蠢?” “我觉得不是,反而应该是他聪明过头了。” “我觉得,社会学的老师或者经济学的老师应该很喜欢这一类的现实例子。” 几位老师忍不住讨论了起来。 金尊希能有这种反常理的言论,无非是受到了新型流量经济的影响。 想一想这人是寒国人,再想想寒国的娱乐经济体系。 便也不是那么难懂了。 或许,这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论文题目。 比方说. 《网络信息时代中,针对资本的流量化,从营销层面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对新一代内容创作者的影响》之类的课题。 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李景霖看着接下来的一些事件安排。 刚刚和几位老师说的东西还真就是李景霖的所思所想,一点都没有掺水。 国外的那些媒体,也的确是找了。 虽然都不是啥好东西。 但如果不做人的话,这些喜欢搞事情的媒体,倒是不错的帮手。 至于为什么要找媒体. 如果不找的话,那岂不是要被金尊希糊弄过去? 为了让亲爱的宝贝无法逃避这一灵魂选择题,李景霖觉得,首先就要做到,让本人最后才知道这件事情。 之所以如此针对金尊希。 其实,并不是真的记仇。 李景霖发誓,撑死了也只能说掺杂了一些个人恩怨而已,至于完全是为了报复,还真不至于。 每一位青年演奏家。 走出国门的话,是一定会代表本国形象的。 这一点毋容置疑,也并不夸张。 甚至于普通人走到国外,很多外国人也会因为对个体的印象,而简介的产生对整体的印象。 说是打击金尊希。 其实,不如说是打击一下寒国形象。 在国际的互联网上,关于寒国人的乐子可绝对不少,如果能以这样的事情搞一搞,那简直是上大分。 剧本都已经想好了。 寒国音乐家吹大NB直接翻车,华夏音乐家针锋相对下不失礼节,以事实说话。 只要邀请的方式足够郑重,足够礼节。 那这事儿就能成。 每每一想到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将寒国的面子踩个稀巴烂,让世界看看寒国的嘴脸,并且嘲笑,李景霖都会爽到全身舒适不已。 更何况,机会它就主动出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