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可笑的伞降行动-《抗战之血肉丛林》
第(2/3)页
三个小队长同样一落地,就纷纷被打翻在地,包括一些军曹、曹长这样的士官,也同样伤亡惨重,机场一带地面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残存的日军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面对的敌军火力有多强。
他们虽然落地之后试图立即进攻,可是敌人的火力简直超出他们预料了十倍以上,打的他们根本就抬不起头。
一些鬼子兵落地之后,被火力压制的根本无法起身,于是便爬到一些阵亡同伙的身后,用同伴的尸体为他们自己挡子弹,掏出刺刀开始在地面上刨坑,用刺刀和钢盔挖掩体掩护自己。
战场上出现了可笑的一幕,落地后的日军伞兵失去了军官们的指挥,像是一盘散沙一般,分散在机场一带,到处像是土拨鼠一般,在地面上就地疯狂用他们的刺刀钢盔挖坑。
他们这些伞兵跳伞的时候,根本没有携带工兵锹或者工兵镐,所以只能用刺刀和钢盔配合着挖坑掩护自己。
于是特务营的官兵们,就依托他们的工事,干脆开始打活靶,也不再发动反冲锋了,横竖这帮鬼子已经失去了进攻的能力,他们还何必要冒险去跟他们近战呢?
方汉民一边打,一边用步话机向各组下命令,命令他们依托工事掩体,就地歼灭这些鬼子伞兵。
机场上的枪声是一拨紧过一拨,反正他们有的是子弹,这会儿也不在乎浪费不浪费了。
两挺m1919重机枪,从鬼子飞机临空,到现在就没怎么停火过,一口气就都打光了两条弹带。
这时候气冷式机枪的坏处彰显了出来,这两挺重机枪的枪管都已经大红了,已经不能再继续射击了,否则的话就可能出现炸膛的危险。
而勃朗宁在设计这种机枪的时候,明显也没考虑过迅速更换枪管的问题,虽然每挺机枪也配备了备用枪管和附件,但是就算是让熟手在战场上更换枪管,也起码需要三分钟以上的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