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温明花叹气: “怎么又拿这么多?前天建民他们带回来的,都还没动呢。” 郭明峰看了一眼堆在厨房里的各种蔬菜,又是憨憨一笑: “没事,慢慢吃就行。” 这些菜在他们乡下不缺,尤其是他们家里人多,自留地也多,每年就种在地边的蔬菜,一大家子就足够吃上一整季的了。 况且,他们乡下地方,更多的是吃自家腌制的咸菜,毕竟,他们可没多的油炒菜用。 想到炒菜,郭明峰就看向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小姨,每年,她都会给他们家弄上两三斤菜籽油,把村里其他人家羡慕的不行。 还有平时,遇上逢年过节的,她也会给他们家里买点肉让建民兄弟给送来,虽然次数不多,但每次却都有一斤的样子。 他妈就说过,他小姨家,肯定是把自家的供应分给了他们。 想想也是,他小姨家工人多,供应肯定还不错,不过他小姨父也是个有本事的,拿他妈的话来说,就算在城里,有钱有票,也不是就能随便换到肉来吃的,一来是靠运气,二来也是靠人脉。 郭明峰又想起这些年他们村里跟棉纺厂家属院私下做的几次交易,可不都是他小姨父给牵的线。 温明花看着他的憨样,实在没忍住,笑出声: “去院里洗个手,我给你下碗面,你先垫垫。” 想也知道是一大早就出门了,三十多里地,又是背又是提的,这大半天走下来早该饿了。 郭明峰知道,跟他小姨不用客气,于是听话的去洗了手,回来的时候,又蹲在门边拿起削皮刀帮忙削土豆皮。 温明花也没管他,只顾下她的面条。 对于她姐的几个儿女,包括她的一双继子女,跟他们家的关系都很好。 别看温荷花是后妈,但她可不像别的后妈那样会苛待前头的孩子。 她嫁到郭家的时候,郭明峰不满五岁,小的那个也不到两岁,就算没两年她自己也生了儿子,前头这两个她依然让送到学校去念书。 那时候多困难呐,很多人就劝她,识几个字就行了,哪用花那么些钱年年都送去上学。 但是温荷花想的不一样,她是城里的姑娘,从小也是跟着上过几年学堂的,当然知道多读书的好处,她不仅会送孩子读书,还想着,只要他们出息,不管是不是亲生的,那都要送。 多读点书,将来城里有招工,不就可以送他们去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