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起河南明军, 可能江南西路的贼军才更需要南宋的军械吧? 但是面对满朝文官的强烈抗议和赵宋家法的现实需求,赵昚不得不接受文官政府的要求, 接受尚书左丞叶义问和尚书右丞沈该的建议,先定下姚仲犯错的基调。 然后再讨论其他。 “姚仲言及宋晨与江南西路贼军有勾结,宋晨言及姚仲与河南明军有勾结, 两人相互攻讦, 恐非空穴来风, 朕以为此事必有蹊跷, 需要遣使严查到底,诸位臣工如何看待?” 赵昚定下了姚仲犯错的基调之后, 文官们终于愿意理性思考问题了,事关对朝廷的忠诚,他们也不敢马虎。 但是对姚仲的惩戒是不能少的, 一些人上表要求直接拿下姚仲,罢免他都统制的职位, 不能让他继续统兵,否则谁知道他一旦犯浑还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赵昚对此感到不满, 认为第四次讨伐作战近在眼前,姚仲是内定的统帅人选, 怎么能因为这件尚且没有定论的事情而被拿下呢? 陈康伯对此事当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本来即将发起的第四次围剿作战就是要以姚仲为主帅进行的,姚仲经验丰富,战功卓著,让他统领重建之后的京湖战区军队一定能有很好的的战果。 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这种事情。 思来想去,陈康伯也感觉自己不能为姚仲说话。 “姚仲久在军中,经验丰富,屡立战功, 为军中大将,本来是此次剿贼作战统帅的最佳人选……” 陈康伯郁闷道:“但是此事一出,朝野上下舆论哗然,必然不可能认同让姚仲统兵出战的命令, 且不管姚仲究竟有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拳打官员的借口,这肯定是错的。 现在他的作为使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对他十分不信任,且这样一来,京湖一带官员也将对姚仲非常不满,会孤立他,他若是主持战事,一定会被拖后腿,所以……” “所以他不能用?” 赵昚冷哼一声:“个人恩怨难道能比得上国家大事吗?京湖官员未免太嚣张了一些!” “陛下,这不是个人恩怨,这是祖宗成法。” 陈康伯无奈道:“祖宗定下的规矩,文贵武贱,压制武将,避免武将越界,这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姚仲虽然战功卓著,但是这一次,他的确做得不对。” 赵昚闻言,又哼了一声。 “总而言之,你的意思就是姚仲必须要被严惩,乃至于还要下狱问罪?” 陈康伯摇了摇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