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六十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启明1158》


    第(2/3)页

    黄河一旦决口,明国后方彻底崩坏,    这一次战争直接就持续不下去了,    一定会撤军,    到时候南宋就能得到喘息之机,就能重整势头,    乃至于出师北伐,狠狠教训明国。

    “大宋的安危,寄托在诸位身上,    诸位身上担负着的不仅仅是家人的期待,    还有大宋的期待,    诸位若能成功实现目标并且返回临安,    大宋必然会给予诸位官身,诸位从此衣食无忧,    荣华富贵!”

    虞允文端起一碗酒,敬在场的三百“战士”。

    三百“战士”面色各异的举起了酒碗,貌似悲壮的喝下送行酒,    然后整顿衣物和各种装备,便准备出发了。

    虞允文派专人安排他们秘密前往沿海地区乘船,    他们将分乘三艘船前往明国山东地区的莒州,从莒州登陆,    跨越沂州、滕州,进入单州和曹州,    然后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这条路线比较短,也相对安全,不是明国重要的军事布防地,所以只要可以成功登陆,就可以有极大的可能成功抵达目的地,开始执行破坏作战。

    “预祝诸位马到功成!”

    虞允文亲自为他们送行。

    三百“战士”和家人做了最后的道别,然后怀着出殡的心态踏上了征途。

    他们在洪武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也就是南宋军队出征的同一日从临安出发,两天以后抵达海盐县,在傍晚时分秘密登上三艘船,在熟练船工的操作下开始秘密向莒州进发。

    或许没有人告诉他们,    他们选择的登陆地点就是当年苏咏霖带着苏家人前往山东造反的登陆点。

    他们怀着种种的情绪登上船只,在忐忑不安的心境中踏上自己的征途,没人知道自己的命运会走向何方。

    负责此次行动的队长周云相和副队长钱益多两人上了船之后就一起靠在甲板上聊天解闷,试图减轻心中紧张的情绪。

    不过聊着聊着,他们发现好像这样做并不能减轻紧张的情绪,反而还增加了焦虑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若是知道来到宋国是这个下场,我还不如直接交出土地换一笔钱在老家安安稳稳过日子……”

    钱益多一边抹眼泪一边低声哭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