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民众们的表态,温安志也十分感慨。 这没什么奇怪的,当初他也是一样,感受到了苏咏霖和他的部下们的与众不同,深受感动,于是主动加入了他们,一路征战到如今。 如今这些人们只是在走他曾经走过的路,他看着这些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于是他说了一些话。 “大明国是为老百姓撑腰做主的国家,大明军队也是咱们老百姓的子弟兵,打仗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什么功绩,什么荣华富贵,就是为了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吃口饱饭。 你们愿意成为大明子民,加入大明军队,那当然是好事,但是大明国更希望你们活着,除非万不得已,你们都要好好儿的活着,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不要动不动求死,不要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人活着才有一切,人活着才能往前走,谁知道自己未来不能做出更大的功绩呢?” 这一番交谈之后,襄樊之地的青壮男子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报名请求加入明军,还有相当一部分身体恢复的女子集体请愿前往明国内地工场做工。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都不想继续留在这里。 这里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与折磨,继续待在这里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他们实在是不想回忆了。 张越景和温安志抽出一些时间组织了这里的工作,开始安排襄樊之地的民众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报名参军的男子们被各部队按照缺员名额收纳进入,然后集体进入新兵营展开训练,待新兵训练结束之后就能正式进入各部队服役。 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成为家属,按照明律当中的《军属优待法》,享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政治权利。 至于那些渴望离开此处开始新生活的女子,温安志也满足了她们的要求, 询问他们的家人之后, 有相当一部分也愿意跟随她们一起离开襄樊, 前往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于是这些人被温安志安排着前往河南地区的手工工场,请当地官府和工场妥善安置。 至于还愿意留在本地的,自然会根据明国的一贯政策, 给予他们妥善的安置,之后的土地房屋分配和税收优惠政策也不会少。 襄樊地区逐渐稳定下来。 襄樊地区稳定了, 其他地方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动乱, 明军的行动也就顺利展开了。 襄樊二城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中都。 这一次, 苏咏霖不像之前得知李显忠被歼灭时那般的高兴了。 他看着张越景对整个战斗过程的描述以及襄樊二城内的具体情况,还有河南兵团复兴会干部们的集体请求处分书, 沉默了很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