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氏的最后一击-《替汉》
            
            
            
                
    第(2/3)页
    在孙翊表示让徐氏监国时,群臣中朱治的反对就是最激烈的。
    除此之外,朱治的身份有些特殊,论公他是臣子,论私他算是孙氏兄弟的长辈。
    当初孙翊年少时性格暴躁,朱治因此十分不满他,对其数次严厉斥责。
    孙翊深受孙策宠爱,都被朱治的斥责没办法,只能逃到毗陵躲避朱治。
    朱治还因此对孙策多次告状,孙策只能一边维护孙翊,一边安抚朱治。
    近年来朱治的脾气好了很多,但这不代表他的地位降低了,孙策临死前,其为受遗命三大臣之一,可见他在江东政局中的地位。
    众臣因为担忧、不解、气愤的多种情绪交杂,所以加快了到吴侯府的步伐,在到达吴侯府后,众臣请见徐氏。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徐氏,知道她最大的考验要来了。
    事情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捉拿不难,最重要的是拿出让众人信服的罪名。
    不然事情就会立刻朝着崩溃划去。
    徐氏端正坐姿后,让人传召了群臣进来。
    在群臣进来之后,张纮率先就要问询徐氏今夜此举的原因,徐氏却举手示意张纮暂缓,她先让人去传召其余的臣子、包括宗亲到来。
    既然要让众人信服,那自然是越众越好。
    城西的动乱此时已经平定,徐琨的一万大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吴县,其余各位臣子、宗亲这时正乖乖的待在府中。
    在收到徐氏的召令之后,这些人很快就已经就来到了吴侯府。
    拜徐琨所赐,今晚吴县的所有人都没睡好。
    衣服早都穿戴整齐,所以他们到来吴侯府的速度,比预计的快上了不少。
    在人都聚齐后,徐氏脸露悲痛之色,她让人将张允的认罪书按次序传给众臣看。
    第一位观看的是张昭,在他看到关键部分后,神情大变,瞠目结舌,
    再然后是张纮、朱治、周瑜、孙河、徐琨、鲁肃、庞统等臣。
    这些臣子看完后,除了鲁肃与庞统脸上只有愤怒之外,其余的人脸上都流露着浓郁的悲痛之色。
    周瑜更是气急,他拔出腰间长剑,狠狠砍着几下梁柱,巨力之下,他的虎口都渐渐流出鲜血,
    他口中悲伤地呼唤着“伯符”二字。
    待张允的认罪书传阅遍众人之后,孙策的死因终于真相大白。
    他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张暠及众多江东世家精心谋划的一场刺杀!
    政厅内的大部分臣子,此刻心中都悲愤难耐。
    他们跟随着孙策一起创业,孙策才死了几个月,那种同甘共苦的感情现在还十分深厚。
    但还有些臣子脸上还有犹疑之色,因为这个罪名实在太大了,这个事情也实在太惊人了。
    这些人多是有江东背景的官员,在这件事上,他们存了几分疑惑。
    他们的反应被徐氏看在眼中,随即徐氏又让人传递给众臣一份认罪书。
    这份是张暠所写的。
    在众臣传阅这份认罪书的时候,徐氏清冷的声音响荡在政厅中。
    “在知道此事后,吾即命人审问张暠,在审问之下,张暠供认不讳,并且他亲笔写了一份认罪书。
    在他写认罪书之前,他并不知道张允也写了一份。
    但在拿到张暠的认罪书之后,吾将其与张允的那份认罪书互相映照,上面所写的同谋人家,
    竟一般无二!”
    徐灵伊最后一句话一出,全厅立刻响起一片请杀之声!
    杀!杀!杀!
    杀了张暠,杀了这些世家,一个不留。
    秋日的夜晚已经寒冷,但政厅却因为这一片悲愤的请杀之声,空气都变得粘稠了起来,
    就像布满了血腥味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