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柔-《替汉》
            
            
            
                
    第(2/3)页
    士族最忌无罪而诛。
    因为无罪而诛代表的是君主的打击、报复、残酷。
    但若是以大罪诛之的话,这合情合理,而且自身没参与这件“二张逆案”,不会有生命危险。
    若是自身没危险的情况下,士族的生活过得都不错,为啥要反孙翊?
    陆逊的吊罪檄文一出,转变了许多江东士族对“二张逆案”的看法,也缓解了他们心中不自安的情绪。
    再后来又传出,恽氏嫡长女恽清为吴侯所纳的消息,这更让许多江东士族的心安定了下来。
    具体孙翊是怎么得到恽清的,只有几个当事人之外,还有谁会知道呢?
    反正除了当事人之外,别人看来,就是孙翊喜欢恽清,以大礼纳之。
    从传闻听说,那夜程普还率了数百士卒参拜恽清,这个举动引起了毗陵半城的灯火亮起。
    对于纳一个妾来说,这个举动无疑是过了。
    但这恰恰体现了,孙翊对于恽清的宠爱。
    恽清入吴侯府这件事,是以前许多江东士族心心念念的事。
    他们想着通过谋划将恽清推入吴侯府,以期恽清能成为他们在吴侯府内的政治代言人。
    现在孙翊主动纳了恽清,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足以证明孙翊对江东士族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这个消息传出后,不涉案的江东士族除了心中的疑虑、猜忌大大减少之外,心中还升起了期望。
    孙翊纳恽清,这本就是一个强大的政治信号。
    陆逊投奔孙翊,这也是一个强大的政治信号。
    孙翊做得这两件事,不能说完全扭转了整体江东士族对“二月逆案”的看法。
    但也直接打碎了,整体江东士族联和的基础。
    前文就说过,恽、陆两氏的的影响力很大,各是江东望族魁首,他们的态度足以影响许多亲善他们的士族。
    而且孙翊还通过这两件事,让许多江东士族心中升起了期望。
    失望才会反抗,有期望且自身没危险的情况下,又有谁会起反抗之心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