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短短“几日后”是数不尽鲜血。} {这时候就得拿出证据了,刘禅去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口碑都不错。} {在成都有一座刘禅祠,他和诸葛亮的武侯祠一起,分列在刘备的昭烈庙两侧,一直保存到了北宋。} {一直到程朱理学兴起,忠孝思想开始流传,有人批判刘禅,说他甘做亡国之君是为“不忠”,一手葬送父亲打下来的江山是为“不孝”。} {成都府事蒋堂撤去后主祠,而蜀地后人认为刘禅的出降避免了百姓的伤亡,便在顺城安乐寺中为他塑像奉祀。} {当初的投降是为了百姓家不受战乱,被大家理解感激,但是后世反倒一致认为其昏庸无能,果然人跳脱不出历史。} {后期这场战事还是信息不对称。} {在刘禅眼中邓艾打到城外意味这什么?意味着剑阁团灭了,姜维已经战死了!这时朝中又是主降的居多。} {唯一主战的诸葛瞻又领着城中最后的军队打了出去,团灭!无力回天。} {这不得让天策上将穿越一下降生到刘禅身上!} …… 大唐, 李世民皱着眉头。 朕怀疑你们这些后世子孙在骂朕! 朕! 龙凤之姿! 天日之表! 刘备虽然也算一时豪杰,但让朕给他当儿子…… 哼! 若是汉文帝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李二凤摸着下巴想着他爹要是汉文帝,那多好。 至于汉后主时期的蜀地…… 这已经不是多能打的事了。 …… 北宋, 你等会儿! 赵匡胤拍了拍脑门,晃了晃脑袋。 北宋? 什么叫北宋? 有北就有南,这么说还有南宋?! 赵匡胤感觉手有点麻。 莫不是辽国打进汴京了? 后人南迁了? 你说啊! 天幕伱说话呀! …… 【公元264年三月二十七,刘禅于洛阳,被封为安乐公。】 【晚,晋王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 【席间歌舞升平,偶而夹着蜀中乐舞和哀婉的亡国之音,蜀汉降臣为之伤感。】 【惟独刘禅喜笑自若,无动于衷,尽情欣赏。】 【几日后,司马昭便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地?”】 【刘禅不假思索的说“此间乐,不思蜀”。】 【公元265年八月初九,司马昭猝然崩逝,终年五十五岁。】 【同日,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袭晋王爵,进位相国。】 【公元265年十二月十三日,魏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 【至此,立国四十六年、共历五代君主的曹魏帝国也终于覆灭。】 【十二月十七日,司马炎登基,即晋武帝,国号晋。】 三国篇完事了!都写迷糊了! 四十万字,三国占了三分之二! 都快忘了这书原本是写什么的了。 后面就是很无聊的魏晋南北朝了,估计没多少人爱看,简单挑几个写写就过去了。 然后隋唐宋元明清…… 哇啊……好长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