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贾谊的感叹-《从吞噬开始攀科技》
第(2/3)页
江宸的【拳击手】生产线,目前每月的产能只有一百台。
而【撕裂者】的生产线,若是全力开工,每天就能生产几千支,两者完全不是一個数量级的。
只是因为成本、材料的限制,以及没有那么多武者可以去使用,所以军方刻意压制了生产的规模罢了。
但要供应【拳击手】的使用,依然是绰绰有余,只需要拿出来一个零头就够了。
贾谊没有反对,点头道:“我原则上同意,不过具体的价格,我需要让下边的专家进行测试、评估之后,再详谈。”
从江宸拿出的资料上来看,【火蝠】的价值不低,不过贾谊也要对军方的经费负责,必须要见到实物,甚至是经过手下的专家进行评估之后,才会谨慎地给出报价。
军方的经费很多没错,但用钱的地方也更多,想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江宸也表示理解,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谈起另一件事:“除了【火蝠】之外,我还设计了几种适合【拳击手】使用的特殊模块。不过你们在技术方面跟不上,我就先自己筹建生产线了。等到装备完成,你们可以看一下它们的表现,决定未来采购【拳击手】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配置。”
说着,江宸拿出资料,简单介绍了一下‘护卫者’、‘维修师’的作用。
‘狙击手’的杀伤力太大,江宸暂时不打算拿出来。
但四种不同‘兵种’的配合,也足够让【拳击手】小队的战斗力上升一个台阶。
至于‘泰伦联邦银河系第三军团’在机甲部队常备的多功能后勤运输车,这玩意只需要具备足够的载重能力、在复杂地形的通行能力,并承担一定的信号传输功能即可,技术含量并不高,在地球上就有很多可以代替的产物,江宸就没有单独拿出来了。
系统提供的图纸当然好,但在有足够可靠的替代品的情况下,也不是什么东西都需要依靠系统来完成。
“听起来很不错。”贾谊常年负责对抗怪兽,对于战场上的事很敏感,一听江宸的介绍,立即意识到‘多兵种配合’对机甲小队战力的提升有多么的重要,当即追问道:“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成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