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演武場-《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工部虞衡司郎中劉秉統本身就是一個火器高手,并且他主要分管火器的設計,有著數千名技術卓越的工匠。

    虞衡司近些年可以說一直是朝廷的寵兒,從成化十年到成化十三年,這三年的時間中,朝廷以皇帝的名義調撥,戶部的正常調撥款項達到了七十多萬兩白銀。

    而虞衡司也拿著這筆銀子,重振了造船業。

    龍江寶船司有了銀錢墊資,來完成福建水師,山東水師,寧波水師的龐大訂單,朝廷廢除工匠的稅銀,也進一步的擴大了百姓學習工藝的熱情。

    而在山東登州,福建泉州,虞衡司也前后投入了數十萬的白銀,開創了兩家規模僅次于龍江船司的造船司,并且獲得了皇帝陛下的親自提筆賜名。

    山東登州的船司為東登州內海衛船司。

    福建泉州的船司為福泉州南海遠航船司。

    當然既然生產了戰船,火炮,火銃的研發也是受到了格外的重視,在京師火器司制造衙,軍器局和兵仗局,在三年的時間內,數百名工匠,每日絞盡腦汁,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火炮,火銃,共計三十六種。

    不過并未有任何翻天覆地的變化。

    直到成化十二年,郎中官劉秉統最看重的一個年輕人,南京軍器局下屬吉日寶源局一名不到十八歲的年輕人劉光和,在南京寶源局中生產了一個一米多長的鳥槍,改變了其傳統火器的發展史。

    槍柄并未跟傳統火銃一樣使用生鐵,而是用更為便宜的木材,在這塊木柄上面用鑲入一塊銅管作為槍管,帶著輕便,上火藥子彈的速度快,射擊的距離也要比現在軍隊中常備的三眼火銃要長四十余米。

    而除了這柄鳥槍之外,劉光和還在劉秉統的支持下設計了一款適合戰船的火炮,射擊距離遠,爆炸威力大,且體型重量還要遠遠低于傳統的火炮。

    劉光和完成之后,便在成化十二年入京,而后安排到了成化十三年演練其威力。

    演練場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張桌子,上面擺放著這次新研制出的十柄鳥槍,在桌子旁邊的不遠處,擺放著三尊大將軍銅炮,正對著一個山頭。

    朱見深對這次的火器研發很是重視,決定親自前來,并且帶上了諸多的重臣。

    而天子依仗到了演練場后,朱見深便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桌子前,進一步的查看鳥槍,這個時候,研發的工匠師傅劉光和,以及郎中官劉秉統都是在人群的最外圍,遠遠的看著中間那個英俊的年輕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