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卫民的声音依旧在会场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重锤,砸在众人心头。那是七个问题,更是七座横亘在所有生态建筑师面前,几乎无法逾越的大山。 刁钻,深刻,直指要害。 直播间里,数百万观众的弹幕也在此刻停滞了片刻,随即爆发出山洪般的议论。 【完了,这老专家是真懂行啊,每个问题都问在死穴上!】 【这下难办了,感觉主播要被问倒了。】 【生态保护本来就是个悖论,要建设就不可能不破坏,这老先生是铁了心不让过啊。】 现场的专家席上,几位环保署的委员也在低声交谈,看向何宇的眼神里,已经带上了几分惋ą惜。 太年轻了,想法固然惊艳,但在这种泰山级人物的经验壁垒面前,终究还是显得稚嫩。 然而,风暴中心的何宇,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的眼神甚至称得上是平静,平静中,还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他就那么站着,任由那股滔天的压力冲刷着自己,仿佛海岸边亘古不变的礁石。 直到李卫民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整个会场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他才不疾不徐地抬起了手。 指尖在话筒冰冷的金属外壳上轻轻一点。 “咚。” 一声轻响,通过扩音设备,清晰地传遍全场,也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锁死。 “李老,感谢您的指正。” 何宇开口了,声音清朗、稳定,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您提出的七个问题,的确是生态建筑学的核心难点,也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都必须跨越的门槛。” 他先是微微颔首,用最诚恳的态度,肯定了对方的专业与权威。 这番姿态,让李卫民紧绷的面部线条稍微柔和了一瞬。 可下一秒,何宇的话锋骤然一转,一股无与伦比的自信,如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不过,这些问题,我的方案里不仅考虑到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李卫民身上。 “而且,还做得更多。”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动作行云流水,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现场的超大尺寸显示屏上。 没有多余的解释。 行动,就是最好的回答。 “关于生态建模,我的数据,并非凭空想象。” 他的双手落在了键盘上。 那一刻,所有人的瞳孔都猛地一缩。 那是一双怎样修长而有力的手,指节分明,稳定得如同磐石。 紧接着,是敲击。 噼里啪啦! 密集的、如同暴雨梨花般的键盘敲击声响起,快到让人眼花缭乱。 屏幕上,一串串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编程代码与原始数据流,如同一道道墨绿色的数字瀑布,奔涌而下。 “我利用高精度激光雷达无人机,在三天内,对整个山谷完成了总计七十二小时的不间断扫描。” 他的声音与数据流的刷新同步进行,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地形地貌、水文分布、植被覆盖率、土壤成分分析,乃至每一个生物红外热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