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事,陈瑀和刘邈谈过。 王朗和刘邈谈过。 甚至在刘表临终前,也与刘邈谈过—— “你,究竟要做什么?” 匡扶汉室? 若只论匡扶汉室,那没有人比刘备更加赤诚了,即便是刘邈自问也不能和刘备相比。但刘备最后并不能被称作赢家。 彻底消灭权贵?扫灭世家? 若论此事,没有人比张角那个受万人敬仰,百万信徒同时在八州发力的大贤良师决心更大。 但张角毫无疑问还是失败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两条。 要么如袁绍,与世家联为一体,不分彼此。 要么如曹操,稍微打压一下,用宗族和寒门子弟以做制衡。 前者,连官渡之战这个坎都没有过去。 后者,虽有数十年基业,可最后却是三家归晋,五胡乱华。 几条道路,都走不通,也走不远。 所以,刘邈得像高祖刘邦、世祖刘秀那样,找一条能够让现在大部分人满意,同时也团结大部分人的路去走。 高祖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保证让已经经历了数百年战乱的华夏百姓步入太平。 世祖刘秀,指洛水为誓,以仁义为基,在王莽之乱那个道义崩塌的乱世重新竖立道德准则,稳定士大夫濒临破产的信仰心智。 而现在,刘邈得出“耕者有其田,劳者有所得,老者有所养”的结论。 被兼并土地,不能休养生息的平民百姓。 被垄断上升通道,无法步入仕途的寒门学士。 后汉两百年来,这两类人应该是被逼的最惨,同时也是现在最想改天换地的主力。 而最后的“老者有所养”,一方面依旧是继承大汉以忠孝治国的道德方针,不让道德节操忽然出现魏晋时的断崖式下跌,尽量维持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争取原本那些“三老”的支持。 三长取代三老,已经是势在必行。 但总不能让这些老人一夜之间从云端落到低谷,成为受人欺凌的主。 所以官府适当的补偿和供养,其实是相当有必要的。 而且无论怎样,“尊老爱幼”这一最基础的道德标准,官府也有义务去宣扬,去完成。 如此,将这三类人团结在身边,刘邈也就有了取胜的希望,有了战胜敌人的决心! …… 刘邈的声音极大。 高台下面,很快就有人听到了刘邈与荆州父老约定的三件事。 口口相传,这三件事很快便传过江边,传到此地所有士人百姓的耳中。 出身贫寒,因而被迫逃难到荆州的石韬怔怔道:“耕者有其田……” 曾经犯法,改名后却依旧不被荆州士人接纳的徐庶喃喃道:“劳者有所获……” 出身显赫,其父乃是之前被李傕、郭汜乱军杀死太尉崔烈的崔钧低头道:“老者有所养……” 孟建听到这三句话后,亦是长长一叹:“刘骠骑,好个刘骠骑!” “从此以后,这大汉的天,真的要变了!” 从说出这三句话后,刘邈注定了,再无可能与那些世家豪族妥协。 就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只要不能将之前那个世家主宰了两百年的后汉彻底打碎,这天下就不可能出现太平! 因为刘邈喊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吸引人了! 至少孟建就发现,自己身边这三个好友绝对已经心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