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文昌门学……刘骠骑原来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荆州士人也很快就将“文昌门学”与灵帝时期的“鸿都门学”联系起来。 这也让他们有些惶恐:“难道刘骠骑也要效仿灵帝,用这些匠人为官吗?” 当年灵帝用一些文艺之士为官,就已经是让研习经学的士大夫不能承受…如今若是刘邈想要用百工之人为官,那岂不是埋汰死这些士大夫? 好在荆州的士人很快就发现,他们想象中的,那种匠人为官的场景并没有在荆州发生。 相反。 荆州的市集仿佛在一夜之间变的热闹了许多。 因为战乱,荆州的物价一直飘忽不定。 即便是之前刘表治下的荆州还算稳定,但生产力的不足,注定了荆州经济的薄弱,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 但现在,市面上却出现了大量货物,使得物价几乎是纹丝不动,坚若磐石! 陶器,如碗、盘、杯、罐、壶、瓶、盒…… 这些东西,都忽然大量的出现,虽然让人奇怪的是其形状乃至纹路都几乎一样,但是其质量却并非参差不齐,而是稳定在中等这一层次。 此外。 还有竹编、纸张、鞋履、漆器、农具等等,产量上都有明显的提升,相应的,其价格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也促进了荆州的商贸发展。 不过也不是所有行业都这般顺利。 比如冶铁、纺织。 这两样,本来就属于高技术工种,一般都要借用相应的工具完成。 比如冶铁的锻造炉、纺织用的纺织机。 想要提升这些工艺的效率,已经是不能简单的进行什么“流水线”或者“模块化组装”来完成,而是要提升其机械本身的效率。 韩暨自己摸索后,将既费工又低效的马排和人排弃用,又把水排改良后推广使用,如此就使得荆州冶铁的效率提升了三倍不止! 刘邈听说此事后,立即亲自带着一千金、三百匹蜀锦大张旗鼓的来到韩暨门前,在左右无数人的围观下,将黄金与蜀锦送给韩暨,并当场约定—— “若有人能够改良纺机,同样能得千金!” 商鞅徙木立信,使得秦国百姓相信秦法。 刘邈如今以千金奖励韩暨,也使得荆州百姓对于这些本就常见的工具充满了兴趣。 固然有士人感慨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去研究圣人经义,却去研究一些奇技淫巧”…… 不过骂虽骂,研究的最深的反倒是这些士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