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同一时间。 会议室里针落可闻,只有于学忠沉重的脚步声踏在厚地毯上,发出闷响。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东北地图旁,接过参谋递来的教鞭,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每一张凝重的面孔,最后定格在主位的张汉钦身上。 “少帅,诸位长官!” 于学忠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斩钉截铁, “既然说到要抹平地图上不该有的颜色,学忠今日,便向诸位亮一亮咱们将来要凭恃的两双‘铁拳’——两个甲种师,他们的筋骨血肉!” “此番编制,乃两年前,少帅与参谋处历时三月推演而定,细致到每一个班、每一杆枪,务求以钢铁之姿,铸就山河屏障!” 他手中的教鞭“啪”地一声,点在地图旁刚刚挂起的一幅巨幅编制表上,那表格层级分明,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从主干直至最细微的枝杈。 “我东北新军之核心,甲种师,全师员额一万三千五百人!” “由师部、三个步兵团、师属炮兵营、坦克营、工兵营、通信营、医疗营、后勤营构成!” 他先掷地有声地抛出整体框架,让众人心中有数。 ———————————— 教鞭点向表格最顶端。 “师部及直属,五百人!乃全军大脑与神经!” “师部百人,设师长、参谋长、参谋、副官、通信员等,运筹帷幄。” “警卫连一百五十人,下辖三个排,每排三班,每班十五人,配‘二八式’自动步枪十支、辽十三式步枪及MP18冲锋枪,乃少帅与中枢之坚盾!” “侦察连一百五十人,编制同警卫连,配自行车、摩托车,乃刺向敌境之耳目尖刀!” “通信排五十人,装备最新式野战电话和无线电,确保军令瞬息通达万里。” “另有军乐队五十人,非为奏乐,实为战地信号传递与士气鼓舞。” ———————————— 汤玉麟忍不住咂嘴,声音不大却刚好让所有人听见:“五百人的师部?老子当年一个旅部才几十号人!这排场是不是太大了点?” 于学忠看向他,语气不卑不亢却异常坚定:“汤司令!今时不同往日。” “现代战争,胜负首在信息。指挥不畅,再猛的拳头也是瞎打!” “这五百人,要管一万三千多弟兄的调动、侦察、通讯,已是极限精简!” “少帅常言,指挥灵光,胜于多养一个团!” 张作相微微颔首,捻着胡须:“学忠所言在理。” “家大业大,规矩也要大。此乃中枢,不可不固。只是这开销……” 他话未说尽,担忧却显而易见。 ———————————— 教鞭下移,指向核心。 “全师脊梁,乃三个步兵团,每团三千人,合计九千精锐!” 于学忠声若洪钟,“每个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团属炮兵连、一个团属重机枪连、一个团属反坦克排及团部、通信、医疗、弹药等单位!” “而营一级,是坚如磐石的八百壮士!” “每个步兵营,八百人!营部五十人。” “下辖三个步兵连,此为攻坚矛头;另有营属重机枪排、迫击炮排、反坦克排等,此为支撑火力!” ———————————— 他略作停顿,让众人消化,随即开始向下钻探。 “每个步兵连,一百八十人!连部十人。” “下辖三个步兵排,此为刀刃;另配重机枪班、迫击炮班各一,此为刀背!” “每个步兵排,五十人!排部五人。” “下辖三个步兵班,此为刀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