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麟风这次来递本子,主要是为了给学校通个气,到时候算成学校的学生作品,只要质量稍稍过关,都会是学校的一大笔政绩和宣传点。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他当然很乐意干。 至于那些扶助政策,说实话,用处不能算很大。 唯一一点好处在于,燕影和华影厂渊源颇深,一般会有联系的渠道。 如果到时候成品出来,质量不错,甚至能在威尼斯电影节有所斩获,后期的宣发和排片,肯定会好谈很多。 这年头不是作品质量好,就能通行天下的,人脉关系也是重要一环。 虽然以他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没办法,但让人帮忙还能倒赚人情,傻子才不干。 陈麟风目的达成之后,又在办公室逗留了一会,直到有同学找王锐有事,他于是趁机告辞离开。 回去之后,他第一时间将剧本梗概递到上边进行备案。 这部片子因为时间比较紧张,审核会比较费时间,陈麟风还专门让梅姐联系朋友,到时候说不定就能帮上忙。 几天之后,《楚留香传奇》第一个小故事播完,正式验明了电视剧的成色。 收视率肯定没法跟《大唐帝国》比,但是最高收视率9.3%,平均收视率7.4%的成绩,足以镇压同期。 不只是位列全国同时期收视率排行榜的第一,整个后半年的收视率,都没有比《楚留香》更高的。 尤其这还只是开始,随后是有上涨空间的。 如果折算央视的收视份额,这种差距会更加明显。 说白了,央视在这个时代,虽然有所衰退,但还是毋庸置疑的霸主。 虽然《楚留香传奇》这次没有像之前的几部剧一样,在央视一套播出。 但最高9.3%的收视率,几乎要破了这两年8套的收视天花板了。 陈麟风的收视号召力可见一斑。 当年他还担心自己会不会没有抗剧的能力,如今看来,其已经初具国民度了。 今年的三部剧《刁蛮公主》《大唐帝国》《楚留香传奇》,每一部都是别的演员能倚之跃升阶级的爆剧,而陈麟风一连播了三部。 还是在同一年播出,这对人气的增幅是难以想象的。 各大卫视不等电视剧播完,如今已经开始争抢二轮的播放权。 更有电视台的人直接放出话,以后但凡有小陈导演参与的剧,无脑买入,价格好商量。 华央台广告部这边乐开了花,每次小陈的剧一播出,就会有一大帮子品牌、广告商举着钞票要求加塞广告。 在他们看来,这些广告商不是金主,小陈才是。 台内已经在商讨,怎么才能说服小陈,让他继续同意把下一部剧放在央视播了。 如今的形势,已是主客倒转。 媒体开始惯例的大吹特吹,前一阵子有关视帝的争论,因为没有明星下场,暂时告一段落。 正愁没有后续新闻呢,正好小陈的新剧定了上来,质量还很好。 内地因为论战没输的媒体们,可了劲的吹捧,像是要犒劳功臣一般。 《新科视帝新剧又创佳绩,收视率接近10%》 《一年三部收视率排在前列的电视剧,视帝实至名归》 《古龙大师可以放心了,终于有人能把他的完美的拍出来》 《……》 …… 比较让人惊讶的是,港岛的报纸也在吹捧。 《星岛日报》关于陈版《楚留香传奇》发表了长文进行夸奖。 “过去这些年,金庸剧一再被两岸三地进行改编重播,其中不乏质量优秀的作品,但是古龙剧却一直乏人问津。 哪怕有一些公司进行的改编,也往往质量堪忧,少数几个闯出名头的,如《小李飞刀》,剧情改动过大,很难说剧本有多好。 业内甚至有过传言,古龙剧天生有短板,因其作者在生前写的时候,用了太多的形容类的描写,甚少有过程和动作描述,致使读者虽然观看体验不错,却难以改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