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导致这种现象其实也正常,大明的商业税种和农业税不同,农业税有固定资产,土地就摆在那里,每年收成多少都能精准计量出来。 但商业不同,大明商业税实际上就是营业税,它并非是按照利润去征收商人们的税,而是按照经营过程中实际收入来征收的营业税。 这会导致一种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商人压根不赚钱,但因为产生收入,还是要缴纳收入这部分的钱。 这会让许多商人心里不平衡,明明自己都在亏损,却还要缴纳税收,最后开始抵制征收,逃避征收。 而那些真正产生利润的大商人,他们又有办法隐瞒经营过程中的收入,导致朝廷查不到收入情况,也征收不了多少钱财。 久而久之,商业税在明政府眼中就形成了一种固有印象,反正也收不了多少钱,何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征这个税?久而久之地方课税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商税征收不到钱财也就实属正常了。 当陈策分析完后,秦紘道:“可要实现你说的公平征收几乎不可能。” 陈策摇头道:“为什么不可能呢,按照利润征收不就行了?” “经营过程中,只要赚了利润,再按照赚的利润去征收,这样亏本的商人不需纳税,盈利的商人给国家纳税,如此各方面商人心中都会平衡,也不会再抵制朝廷征收商税了。” 秦紘呆怔了一会儿,呆呆的看着陈策,很快便问道:“这依旧不可能,课税司怎么能查到人家是否盈利?” “商人们就算盈利也可以报亏损,指望以道德约束他们的行为,除非人人都是圣人一般自觉。” “但这可能么?” 陈策道:“不可能,但却可以实现。” “如何实现?”秦紘急促的问道。 陈策答道:“所谓利润不外乎就是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相互加减而来。” “确定这几个分项目就能得出利润。” 秦紘有些迷茫,感觉快跟不上陈策的思维了,他是户部尚书,自信对财务上问题都很熟稔,可陈策的理念实在太超前了,他有些跟不上陈策的思路。 陈策道:“比如收入,确定收入是需要根据资金入账,那就需要商人单独设一本资金账簿,专门确定资金收入支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