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边这般说明情况的同时,赵满仓也一边拿出了自己斜挎包里面的针灸开始干活了。 孔振东自然是忙不迭应答下来,吩咐陈云农听赵满仓的安排就是了。 作为协和医院明国平的师兄,陈云农这个人的医术还是很厉害的,只不过他这人没有什么上进心,平日里就是懒懒散散的样子。 不过呢,现在遇到这种情况,陈云农也不含糊。 边儿上,孔振东等人就只能焦急地看着,不远处还有陆陆续续来上班的工人也都想停下脚步来看,却被何茂松给赶跑了。 此时正好是上班时间,工人们是越聚越多。 前来机械厂顶替他父亲工作的金文东站在工人队伍当中,看着场中间,正在给高宗山进行手术的赵满仓,面色复杂了起来。 后者是他们金家的仇人,可那又如何呢? 他们金家早已经被街道办和派出所警告了好几遍,金文东哪里还敢随便乱来呀? 部分工人隔着较远的距离看到赵满仓的手术刀,直接划开了高宗山的身体,顿时身体僵硬了起来,表情瞠目结舌。 甚至还有人惊呼了出来,弄得赵满仓皱眉不已。 “孔书记,怎么还没有安排人拿来模板当屏风围起来呀?他们这样可是很容易影响到我的手术,万一我不小心划.” 手术刀可是非常锋利的,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一不小心,真的就划到其他器官去了。 站在机器最前面的高宗山,零部件飞出来的时候,直接就进入到他的身体里面了。 所以赵满仓必须要将那些零部件给清理出来,然后再进行缝合。 最关键的还是要救人,所以还需要陈云农安排输血才行。 只不过现场十分简陋,也没有成熟的医护团队帮忙,赵满仓只能够先行原地救人了。 杨守荣已经通知钢铁厂那边,先安排两人过来帮赵满仓,同时城里的协和医院也会安排人过来。 “好好好,我马上催促一下。”孔振东闻言,忙不迭地去干活。 就这事儿来说,孔振东还真是没有做好,有点无头苍蝇的感觉。 事发突然,加上他此时就站在旁边,亲眼目睹手术是怎么进行的,头皮发麻到令他呆若木鸡了起来。 那么锋利的手术刀,只见赵满仓轻轻一划,一层层组织就被划开了。 太可怕了! 甭说是对于孔振东这样的门外汉,就算是不少医生看到这一幕,估计也会倒吸一口气的。 手术进行到了一半,从钢铁厂赶过来的关长春和黄水芳两人,也加入到救治团队当中,协助赵满仓完成手术。 但现在问题是输血要怎么办? 五十年代的京城,很多条件都十分简陋。 输血这东西,也就是协和医院等大医院才会有血库,机械厂、钢铁厂的医疗设备简陋,当然不会有血库了。 在抗战的时候,也就是在一九四一年,由许肇堆等三位美籍华人在纽约发起创建的民间团体-北美医药援华会设立奖学金,定向培训中国的血库专业人才。 到了一九四三年,北美医药援华会决定在国内捐赠一座输血救伤的血库,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最后是在西南地区的春城金碧路昆华医院建立血库,这也是国内第一座血库。 建国之后,准确来说是在东北的沈市建立全国第一个规模巨大的中心血库,用来支援半岛战争。 然而这个所谓的大型血库,集结全市干部和群众,最后也只是献血三千五百一十五瓶(每瓶是两百五十毫升)。 现如今是一九五八年,估计京城内那些医院里的血库也不是很充沛。 如果不是赵满仓利用银针止血,高宗山这会儿怕是已经去地府报到了。 但饶是如此,输血也是非常急迫的事情。 万幸在这个时候,戴耀民和彭文贤两人已经赶过来了。 他们还带了血袋,所以抵达车间之后,马上就可以进行输血了。 “赵医生,还得是你啊,看样子,你又救了四个人” 完成输血之后,彭文贤给高宗山等人分别号了脉,接着便对赵满仓笑着说道。 救死扶伤本来是医生的职责,只不过赵满仓一直很不乐意来协和医院工作,反倒是彭文贤挺喜欢跟赵满仓一起工作的,所以每次碰见,他都挺高兴的。 彭文贤是挺高兴的,赵满仓却很郁闷。 机械厂也好,钢铁厂也罢,似乎总是经常有这样或那样的紧急事故。 连带着协和医院的事儿,也非要找他赵满仓。 外科层面的顶级医生,真的就那么缺乏吗? “哪里,他们也不算严重,就算我不过来,陈医生也能够完成这些手术,我就是来帮帮忙,敲敲边鼓的那种.” 赵满仓的谦虚,直接让陈云农翻起了白眼,忍不住吐槽了几句。 几人说话间,赵满仓已经成功让高宗山暂时脱离了危险,接下来还是先把孙恒、马明海和许崇德他们三人给救回来再说吧。 不过为了不耽误生产,还是先转移到卫生所的房间内进行手术。 忙忙碌碌之间,小半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上午九点五十分的时候,赵满仓总算是忙完了。 “各位领导,现在高同志他们四人已经脱离危险了,后续的话还需要住院观察,介于机械厂卫生所的简陋条件,他们四人应该转移到城里的协和医院进行观察” 卫生所门口,赵满仓看着眼前的一众领导,不卑不亢地汇报道: “目前的大概情况就是这样,不过这一次的手术也突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机械厂这边并没有血库,或者说输血不及时的话,高宗山他们四人很有可能就会当场走一个了” “我们这些当医生的,也都知道现在条件很困难,但若是想要救治更多的人,血库是必然需要建立的,实在不行,那就把道路推平一点,下次的话就可以直接把伤患送去城里” “另外,我听说咱们几公里外的友谊医院也有血库,而且还相对完善,诸位领导,我希望未来如果再次发生这种突发意外情况,能够及时从友谊医院的血库里借调部分血袋.” 听到赵满仓的话,曾继贤、孔振东、杨守荣、何茂松等人都面面相觑。 好家伙,赵满仓的口气还真挺大的,但好像又很有道理。 刚才情况有多么紧急,曾继贤他们这些领导也是亲眼目睹,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何况,彭文贤跟戴耀民两位协和医院的医生就在旁边,如果赵满仓说得没有道理,估计早就提出反对意见了。 只不过,建立血库也好,把道路推平也罢,甚至是从友谊医院借调血袋,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说建立血库,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起的。 因为这需要极为专业的人才,何况钢铁厂、机械厂他们这些单位,人也不多,每年产能也有限,玩什么血库呀? 根本支撑不起! 其次就是推平道路! 这个很容易吗? 不容易,甚至可以说非常困难,因为这需要钱啊。 京城的建设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善的,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毕竟目前也才建国没多久,加大投资研发高端武器,推动全国铁路、桥梁等基础建设,这些才是真正需要干的大事儿。 至于说推平京郊的道路? 这个还真不能急! 最后再来说说从友谊医院借血袋,好家伙,这个同样很难。 只因为这是一家针对外宾的医院啊,此前在钢铁厂食堂意外晕过去的莫斯科工程师韦涅季科特托,最后就是没有接受赵满仓的中医手段治疗,而是跑去友谊医院这边进行治疗了。 友谊医院的友谊两个字取得就很好,但想要从他们医院这边借血袋,光是申请的流程和审批的难度,以及等待的时间,都足以让人绝望。 至于说急救? 呵呵,谁不急呀? 反正想要从友谊医院这边借血袋啊,可以借,但时间会很漫长,等借来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总之,赵满仓的这三个建议,一个比一个还要不靠谱。 当然,赵满仓也只是就事论事罢了,问题是存在的,建议也给了,是否执行以及如何执行,那都是领导的事情。 曾继贤这位机械厂一把手,跟赵满仓握手道谢。 如果不是后者,这一次事故就真的要死人了。 一旦事故出现死人,特别是超过三人或三人以上,那么曾继贤这位一把手也免不了要被上面训斥。 车间主任何茂松就绝对会被撤职调查,看看是不是他本身的缘故导致的事故。 总之,工厂出了事故,必然要有人为此负责就对了。 赵满仓谦虚谢过,功成身退,坐上杨守荣的吉普车回到了钢铁厂,然后就碰到了基里亚科夫。 钢铁厂卫生所办公室内,赵满仓看着眼前的大鼻子老外,面无表情的样子有些吓人。 基里亚科夫提出来的要求,属实是让赵满仓十分无语。 难道这些莫斯科工程师都以为他这个饲养员好欺负呗? 被送去友谊医院医治了好些天的韦涅季科特托,至今还没好,而且今天上午又再次晕死过去,目前还在抢救当中。 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是在清醒状态下,突然发作,没有任何征兆。 并且它有些时候是一天数次,也有可能是数周一次或者是数月一次。 这种症状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可问题是韦涅季科特托他是由于心脏病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 也就意味着这种症状一再发作,就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威胁韦涅季科特托的生命安全。 这也是此前,赵满仓建议让韦涅季科特托接受中医手段治疗的原因之一。 因为中医手段治疗,可以较为有效地延缓或者防止他的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再次发作,然后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将韦涅季科特托身上的心脏病完全治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治愈他的短暂性脑缺血症状。 可惜这家伙非要跑去友谊医院治疗,这下可好了,对方怕是有危险了。 然后基里亚科夫这家伙又过于傲慢,跑回来喊赵满仓去治病,就跟命令似的,态度还不怎么友善。 好家伙,真以为你丫是领导啊? 而且赵满仓又没有欠对方钱,犯得着用这种态度吗? 就算是赵满仓问杨守荣借钱了,瞅瞅现在后者对赵满仓的态度,基里亚科夫得多多学习一下啊。 “想要让我出手,没有问题,你让他回来卫生所,我可以给他治疗。” 赵满仓也不惯着对方,说完自己的要求之后,就下逐客令了。 杨守荣一看,这情况有点特殊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