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巫师的来源?-《银鸦之主》
            
            
            
                
    第(1/3)页
    “我还有一些问题。”
    而亚戈则是继续询问,试图将自己脑内的疑问全部解决:
    “那些‘镜世界’的源头是巫师,那些‘神’呢?和镜世界的关系是.....”
    镜世界是巫师力量留下的,扭曲了世界。
    那么,那些神明呢?
    和“巫师”一同存在的“神职者”,又是什么来头?他们崇拜的“神明”,又是什么来头?
    道路途径和“神”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亚戈的问题,阿蒂莱只是看了他一眼:
    “在我们调查到的远古历史之中,巫师本身就是从神职者中分离出来的。”
    “嗯?”
    亚戈聚精会神。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亚戈预料,但又没什么不对。
    他之前就深入思考过“巫师”这个称呼代表着什么。
    在前世,“巫师”概念的前身就是泛灵论的祭祀祭司。
    最早的原始自然崇拜,对于各种自然现象和生物的恐惧、希冀、敬畏等复杂情绪混合下形成的原始宗教。
    而泛灵教在正常情况下,是随着私有制等社会因素逐渐发展的,基本上会逐步发展成多神论——
    对于各种泛灵的具象化。
    祭司祭祀,在他前世多被音译为“萨满”,早期也有“巫师”乃至于“儒”这种意译。
    天朝历史上,“儒”是就是成年冠礼、婚嫁、丧葬、祭祀时的仪官,还有一说是源于雷神崇拜的祭祀。
    而“巫”,直接就是指那些在祭祀活动中祈祷、“传达神意”、“传达天意”、进行那种原始舞蹈般的表演的人。
    而且,最初通常是指女性,与男性的觋相对。
    语言的范围和称呼在创造出来后,大体上都是以简化、泛化、词义扩大化的方向发展。
    巫本是特指女性,后来变成这类人员的共称,而觋就逐渐消失。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宗教也会“进步”并产生分化。
    天朝在外来文本翻译上很喜欢使用意译的方式,而但一个概念深入人心之后,往往就会忘记其是本地词汇,而被认为是外来的。
    背后逻辑本应是——“因为它和本地的xx大体类似,所以用xx作为翻译”。
    结果,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这个词不是本地的”。
    在这种影响下,具有原本意义的事物反而会被和后来的事物人为区隔开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