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瓷器库2间,估银1万 这只是一部分清单,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说古董字画什么的,反正按照当时清朝内务府的估算,和大人的身价大概顶的上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因为清政府一年就七千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应该是八百七十一亿。 和大人简直就是贪官中的楷模,先进人物中的先进人物,对了,大家还需要注意一点,这个八百七十一亿,仍旧只是一部分的财产,因为很多的东西过于昂贵,根本就没办法估价,在当时都没法估计,你说要是换了现在.......估摸比尔盖茨在和大人的眼里都是个臭要饭的....... 但可惜啊,乾隆刚死了八天,和中堂这边正伤心呢,那边就下了狱,说来和中堂也是够惨的了,钱还没花完呢,人就死了,不过就算他能活到正常死亡,也够呛能把自己的家产挥霍干净,没别的,太特么多了。 而和大人为什么能贪污这么巨额的财产呢?这还要从他的官位来看,除了那一些个虚衔之外,和大人的主要工作是工部尚书,也就是主管全国各地修工程的。 工程部的部长,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正儿八经的肥缺,这和大人还不是想拿多少拿多少,最可笑的还有一点,和大人还是个监察部的部长,这个监察部,顾名思义,查贪官的.......贪官去查贪官,越查越肥,在和大人最受宠的时候,大手一挥,几十万两银子入账,小脚一跺,满京城的官员,争相恐后前来送礼。 而且乾隆老同志比较喜欢出去玩,好样的,作为乾隆老同志的红人,和大人必须得跟着主子走啊,这一路下来,地方官员的孝敬,和大人拿的手都酸了。 至于乾隆为什么不治和珅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原因只有几个,第一,他舍不得,和珅太机灵了,也太懂他的心思了,往往议论朝政的时候,乾隆一皱眉,一咳嗽,和大人立马知道乾隆老同志为什么要皱眉,为什么要咳嗽,赶紧帮着领导说话,机灵人谁不喜欢啊?再者,和大人跟了乾隆几十年,俩人虽说是君臣,但他们的关系肯定不单单是君臣。 朋友,他和乾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朋友,毕竟一个人跟了你几十年,养条狗养了几十年,死了你还得伤感个几天,更别提是个大活人了,而且这人那么懂你的心思,每当你遇到了什么难题,他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你排忧解难,甚至能为你挡下辱骂,将一切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你说你就把他当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说出去谁信啊。 第二,乾隆知道和珅贪污,这是肯定的,他要是不知道,那他就不是乾隆了,可他为什么不管呢?因为他不想管,和珅只是贪污,却没有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至少他本人没干过,而他贪的那些钱,说白了,和珅就是个替乾隆管钱的仓库保管员,不管他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最后还是得进到大清的口袋里。 和珅贪污,乾隆不管,因为在乾隆眼里,和珅的钱都是自己的,都是大清的,敢问,和中堂抄家的财产最后物归原主了吗? 而且这笔钱进了大清的口袋里,是多么的名正言顺的,贪官的赃物,只能收归国库,也就是说,和珅是在变相的给乾隆贪污,给大清贪污,而乾隆.......碍于朋友的面子,他活着的时候,和珅也能活的好好的,但他一死,呵呵....... 估计乾隆死前都能给嘉庆留下这么一句。 “儿啊,爸快不行了,你找个日子把咋们放在老和那儿的钱都拿回来吧,算是爸给你留的福利了,记住喽,对付贪官不能说杀就杀,把他养肥了再说,咋地,没明白啊?爸就问你,要是国库没钱了,你好意思找老百姓伸手吗?那倒不如拿贪官开刀,杀贪官,收缴赃物,咋们那叫为民除害,这种既能当表子,又能立牌坊的事儿,可不多见,按照你爸我的方法这么做了,咋们大清以后就不怕没钱花喽。” 说句不客气的话,乾隆才是最大的贪官,和珅是给他搂钱的小弟。 就是可惜和大人了,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了那么几个钱(也就是张张嘴,伸伸手的事儿)最后一股脑全便宜嘉庆了,窦娥要是得知了和大人的悲惨事迹,估计都会拉着他的手,两眼泪汪汪的道:“同志,你比我惨啊。” 和大人这一生,潇洒过也辉煌过,在刚进入官场的时候,他刚正不阿,不贪污不受贿,但在那个人人贪污,个个行贿的年代,和大人不是莲花,他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大家伙都收钱,就你不收,在官员中,和大人就是一个异类,而异类,是会被孤立,打压的,所以和大人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是也人之常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