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一个好的矿权-《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2/3)页
    秦建设是众城矿业的总经理,也是从大局出发来考虑问题:“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矿权顺利开发出来,而不是内部争夺矿权,彼此消耗精力。”
    “我不是给大家制造麻烦。”李兴朝连忙解释,“既然大家不同意,这事就暂时不谈。”
    “那么项目设计和总预算修改的决议,大家是否同意?”秦建设干脆快刀斩乱麻,先把这事定下来。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举手表决同意。
    “至于一百三十亿元的后续资金,具体怎么融资,我们的团队研究之后,会拿出一个方案,后续再进行表决。”
    秦建设今天并没有打算在融资方面,立即拿出一个方案。
    毕竟之前的一百五十亿元,不管是各家股东的投资入股,还是银行的贷款,都还在走程序。
    这个事情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解决。
    李唐却突然表态:“后续的一百三十亿元,尽量通过贷款融资吧。既然煤炭和铜矿行情这么好,我想银行方面,怎么也得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贷款的话,利息压力也挺大的,如果矿山不能够顺利投产,随着时间推移,经营压力会越来越大。”
    牛福其实是希望像上次一样,由各位股东按照占股比例来出资。
    这样一来,武矿集团还能继续扩大占股比例。
    毕竟他们都知道,李唐根本不可能拿出太多钱,最终会进一步稀释掉李唐手里的股份。
    他们也理解李唐要求尽量贷款。
    “如果股东出资的话,没有贷款,确实抗风险会更强一些。”陈景河露出质朴的笑容。
    大家手里都有钱,现在都在瞅准时机,进行更大的投资。
    当然,一下子拿出一百三十亿元,单独一家企业,也很难做到。
    但矿业形势一片大好,谁还没点野心呢?
    “我也是提出我的想法,最终拿出什么样一个融资计划,那就看秦总的操作了。”李唐也没有执拗的坚持自己的说法,“我尊重大家的意见。”
    “行,还有什么事情吗?”牛福看向大伙儿。
    今天把各位大佬召集过来,就是三百亿总预算的投票,现在已经完成了。
    这就是走一个过场,没谁会提出反对。
    “有个事情,想跟大家聊聊。”
    李唐突然开口。
    大家纷纷侧目,好奇的看着李唐。
    “我最喜欢跟李唐谈矿业的事情了!”程牧野提起了精神。
    “前些天跟牛总有幸聊了很久,我们聊天的话题,就聚焦在你的身上。”
    陈景河看着李唐,“你的勘探技术,你对矿产市场走向的把控力,都是如此的出类拔萃!你的成就,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
    “连赢矿业市值得有三四百亿了!”
    “现在坐在大家面前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身价一百多亿的超级富豪!”
    “你要是走在大街上,虽能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身体里面的能量是和其巨大!”
    “我们公司不少员工都是年轻人,也就跟跟李唐年纪差不多,一天天吊儿郎当的,很多人都没什么上进心。他们就该来看看李唐成功的样子,这才是新时代年轻人的风范!”
    “现在整个钢铁行业,都想巴结李唐,求告无门!”
    “连赢矿业跟海港钢铁、华凌钢铁展开合作了吧,这两家也是实力雄厚的国企。”
    “连赢矿业最近是大出风头,但我前些天,好像看到一个新闻,说李唐在飞洲己内亚又找到了一个二十亿吨储量的铁矿新矿床!”
    说到新矿床,大家不由得停止了议论,目光再次聚焦在李唐的身上。
    别的暂且不提,但是找到新的矿床,尤其是跟李唐联系在一起。
    他们自然而然的觉得,这事基本上十拿九稳了。
    更何况现在国际上的矿业市场,毫无疑问,铁矿是最大的关注点!
    毕竟铁矿需求量最大。
    “我想要跟大家聊一聊的事情,就是己内亚西门杜铁矿!”李唐正好顺着大家的话,继续聊下去:“我不知道新闻有过这样的报道,很显然我们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也没有主动去公开这个事情,毕竟李唐盛世控股不是一家上市公司。”
    “国外先报道,然后才传到咱们国内的。”陈景河其实还挺关注国外的矿业市场动向。
    紫色矿业在香江上市之后,算是有了跟国际对接的纽带,也一直在寻找国际上的投资机会。
    “国外很喜欢报道你的新闻,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连赢矿业在国际矿业领域,确实是明星企业,独角兽公司!”
    “先说说己内亚铁矿的事情,我看报纸上说得挺玄乎,还真是难辨真假。”
    武矿集团、紫色矿业、华金总公司等等企业,都是国企,以稳为主。
    日常经营,基本上是稳稳当当,不显山不露水。
    像连赢矿业这样,大张旗鼓,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李唐这个人,短短几年内,频繁出现在国际报纸头条!
    塔勒戈铜金矿、鹅卵石项目、皮巴拉地区铁矿……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吸足了眼球。
    尤其是李唐这个人,不做事则以,一旦做出成绩,必然是惊天动地。
    尤其是在镁国这个金融大国,鹅卵石项目看到到现在,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多金属矿床,总金属量全球第一!
    这样一个矿床,价值万亿镁元!
    镁国资本界、矿业界,天天都在鼓吹这个矿床。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这个矿床,曾经被李唐这个华夏人控股!
    不过后来李唐是以总价三点三亿镁元的价钱,把手里的矿权全部卖给了立拓集团。
    目前鹅卵石项目的投资方,以立拓为主,也有鹰镁资源的投资入股,也有自由口岸铜金公司的股份。
    这样一个投资方阵容,所有人都看好鹅卵石项目将会开发成功,成为镁国第一大矿山!
    很多专家表示,显然李唐转让鹅卵石项目的矿权,显然是严重低估了这个项目的真实储量。
    北方朝代矿业公司现在的市值,比李唐出手股份的时候,又翻了一倍!
    甚至一些专家预测,一旦鹅卵石项目顺利拿到采矿权,这家公司的股价,还会继续翻倍的往上涨。
    如果投入开采,股价将会十倍百倍的往上涨!
    他们觉得李唐在这个项目上,看走眼了,损失惨重。
    也正因此,关于李唐这位神秘的华夏人,在金融媒体、矿业板块,从未中断过话题。
    李唐从未关注过外界对自己的议论,只是坐自己该做的事情。
    以前是这样,现在也还是如此。
    看到大家的表情,显然己内亚西门杜铁矿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
    这样一来,倒是省事不少。
    “有关于这个事情的报纸吗?”李唐朝身后的人问道。
    “有,咱们公司也有订购矿业相关的报纸,我马上去取。”
    戴应池连忙站起来快步走出去,两分钟之后,把一份有色金属报递给了李唐。
    报道内容基本上援引自伽国邮报,篇幅很长,把铁矿市场情况,以及铁矿的价值,都陈述了一遍,也详细报道了西门杜铁矿项目的进展。
    二十亿吨铁矿储量……
    李唐看到这样的字眼儿,微微摇了摇头:“这都是捕风捉影的报道。我们是在己内亚发现了一个铁矿,但是并没有获得准确的储量数据。我们的勘探工作,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
    “二十亿吨储量是假新闻?”有人问道。
    “算是假新闻吧。”李唐今天正好就借机跟大家聊聊这个事情:“新闻上面的一些数据,确实不太靠谱,但也有一些事真的。西门杜铁矿品位确实很高,基本上是在60%到75%之间,平均品位也在66%到68%之间,确实是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高品位高质量的铁矿!”
    “品位这么高?”牛福都吓了一跳。
    国际上一般用于高炉炼铁的铁精矿,品位也就60%左右。
    像这种品位66%以上的铁矿石,如果杂质含量也低,挖出来就直接销售块矿,价格更高。
    而且还能用低品位的矿石跟高品位的矿石混杂在一起,把品位拉低一些销售。
    这样的铁矿,开采出来,成本上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矿石挖出来,稍微破碎一下,就直接卖了,而且能卖高价。
    这买卖,简直是躺着数钱!
    “西门杜铁矿的品位,比南奥州皮巴拉地区的很多矿层都更好,品位高,含硫含磷低。”李唐满足了大家的期待,给出了准确的答案。
    听到这话,大家越发的感兴趣。
    “储量方面,二十亿吨确实太恐怖了。这么高品位,这么高储量,确实不太现实。”
    “储量合适,这个铁矿,还是很有开发价值的。”
    “关键是矿权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怎么样,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听到大家的议论,李唐诚恳道:“西门杜铁矿在己内亚东南部内陆,远离海岸线,基础设施确实很贫乏。这是最大的问题。”
    “储量有多少?”有人连忙问道:“如果储量足够大,不管多么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准确储量数据还不清楚。”
    李唐早有准备,示意旁边的戴应池操作电脑,把一张西门杜铁矿的地质图投影在了屏幕上,解释道:“自己内亚和力比利亚交接的宁白山,往正北走,一路过去都是狭长的西门杜组地层,里面都蕴含有赤铁矿。在这个狭长的地层上面,我们零星打了一些钻孔,密度不大,但基本上圈了长条状的大圈,里面基本上都见矿了。”
    简单说明了之后,他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西门杜铁矿,二十亿吨的铁矿储量,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我们目前圈出来的,计算出来的矿层,只是推测的资源量,确实有二十亿吨!”
    懂专业的陈景河,一眼就看明白了,替李唐解释道:“要计算出准确的储量,需要在中间加密打钻。”
    “二十亿吨资源量,也就是说,还是有可能找到二十亿吨储量?”
    “有这个可能。”李唐点头。
    “二十亿吨高品位铁矿石,这可不得了!”
    “连赢矿业被外国媒体、资本追捧,股价暴涨,市值达到三四百亿,名下的铁矿储量也差不多二十亿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