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糯米浸泡两三个小时,捞出来,沥干水分。 之后,就可以准备馅料了。 一般都是红枣、豆沙馅儿的,或者就是放些盐,做出原味的粽子,因为这样做更简单,而且不用耗费贵重食材。 比如肉粽、蛋黄粽子等,农村都穷,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肉,做肉粽,大部分人都没这个财力。 不过,吴有胜这次,也准备了一些腊肉和蛋黄,不准备全部都用红枣、豆沙来做馅料。 除了粽子,客家人也会包一些米果。 和打糍粑差不多,把糯米浸泡煮熟后,捣烂,揉搓成长方形的样式,用山里割下来的芭蕉叶子,包起来,正正方方的。 包好后,蒸熟了,撕开芭蕉叶,就可以食用。 ...... 一个上午的时间,吴有胜两人,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吃了午饭,就开始来包粽子和米果。 粽子,一部分红枣和豆沙的,一部分原味的,还有的放了腊肉和蛋黄。 至于粽子的样式,一般都是三角锥形状的,就和甜筒差不多。 其他地方,也有长条形的,或者是正四角形等等。 把糯米和馅料塞进做好三角模型的粽叶后,用棕树的叶子,撕成一条条的带子,绑好。 一个个粽子包好后,这边,都会用棕树叶子撕成的带子,绑在一起,一提粽子,大约五六个。 下午,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粽子和米果,给弄好了。 之后,就是放在大锅里煮了。 煮熟了后,吴有胜用筷子勾起一提包着腊肉和蛋黄馅儿的粽子。 “老爷子,玉秀,来,吃粽子,尝尝看,好不好吃。” “小心点儿,刚出锅的,有点儿烫。” “嗯。” 杨老爷子拿了一个,等稍微凉了一些,解下绑着的带子,把粽叶拨开,露出里面晶莹喷香的糯米来。 咬了一口,满嘴的咸香,再加上腊肉和蛋黄的味道,可谓是珍馐美食也不为过。 “这个好吃,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吃腊肉粽子,味道很不错。” 老爷子感慨了一番。 “好吃就再吃两个,锅里还有很多。”吴有胜说着,也吃了一个,软糯咸香,咬下去后,满嘴的肉香味,和糯米的微甜,以及粽叶的独有香气,很是相宜。 吃了两三个,就差不多半饱了。 ps:明天四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