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阵仗-《我当的哥那些年》
            
            
            
                
    第(1/3)页
    吴建斌已经到了a城,但他自己目前的困境并不是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只是李星云的那句“奥援在北”似乎完全应在了他那个多年未见的战友身上,这就让吴建斌对这趟a城之行充满了信心。
    在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之后,杨瑞自然是恭喜连连。
    这会儿,杨瑞忽然有种想找李星云给他看看的冲动,一个有真本事的玄学界大牛,估计能给他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吧?
    可是,杨瑞张了张嘴却还是没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杨瑞相信李星云真的能把他所头疼的问题看的通透,可要是最后李星云告诉杨瑞,他跟这俩女孩最终都不可能,杨瑞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或许不确定性才是人生最大的魅力吧。
    就像一个赌徒,在骰盅没有揭开之前,永远都存在无限的可能。要是提前知道了骰盅里的结局,你永远都赢不了庄家,那你还有信心玩下去吗?
    索性不再去想李星云的事,挂了电话,杨瑞给吴悠悠发了个信息。
    “明天你爸还不在c城,一起去福利院吗?”
    吴悠悠什么时候回的信息,正在接单的杨瑞并没注意。
    现在的杨瑞虽然跑滴滴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完全熟悉了节奏,除非是一些小区名字能让他晕上一会儿,只要给他个路名就基本不存在找不到乘客的问题,效率自然也会高上不少。
    滴滴这个活儿看似是个运气活,有单接,没单就靠,可实际上干了这么许久,杨瑞却也能摸索出,里头是有技术含量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天当中哪个时段哪个地点的订单比较多,这个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这点做到了,你能接到的订单自然就会别别人多。
    另外就是面对“不利局面”的处理。
    刚开始干的时候,杨瑞是真的乘客到哪儿就算哪儿,但自从接到过几个同行之后,根据他们的经验,杨瑞知道了,如果乘客所去的地方比较偏远,很可能短时间内没单的话,就要跟乘客商量一下,不结束订单,让他跑出这个偏僻区域之后再结单。
    如果有大量优惠券的乘客根本不会在乎这点路,而没有优惠券的乘客,杨瑞则会通过微信红包的模式大约弥补一下乘客多付出来的车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空跑的里程,提高效率。
    控制着时间,估摸着苏晓快要下班的时候,杨瑞已经把车子开到了市区。
    苏晓的公司在d城路和e城路交界的国际新闻中心,也算是c城老牌的写字楼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