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人长衣白衫,翩翩如玉,眸子中透着纯净,见到白舒,连忙走上前道:“你没事儿吧?” 那人正是外门弟子杨孤城。 白舒没想到杨孤城能找到这里来,当下便喜道:“孤城,你怎么来了?” 杨孤城双手抓住白舒的肩膀,上下打量道:“昨天夜里听说你出事儿了,我就在山里面找了半夜,直到刚才,我才听到了你的消息,就赶过来看看你。” 白舒心里一阵感动,他和杨孤城,本没什么深厚的交情,是如水之识,但杨孤城却半夜起来满太虚的找白舒,这份人情,白舒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当下白舒和杨孤城聊了一会儿,就邀请他到天一峰上做客,杨孤城也不推辞,随白舒一道回了峰上。 杨孤城整个人如同剔透的琉璃,简单而纯净,白舒每每和杨孤城相处,都觉得说不出来的舒服,而杨孤城在看过那株忘川桃后,也改变了当日在雨檐下,说过的,养桃是浪费时间的看法。 毕竟这忘川桃,一身娇袭之态,满树馥郁之香。开在这天一峰上,显得格外的灵秀可人。 纸鸢给两人沏了壶茶水,又跑下山去,说是要在山上开灶给二人做午饭。 白舒哭笑不得,心知纸鸢不喜欢热闹,不想下峰去吃饭,便也任由她去了。 白舒和杨孤城一样,都是只喜欢喝茶,不喜欢喝酒,坐在一起煮茶论道,交流一些修炼的心得,谈论一些诗词曲赋,倒是极为投缘。 杨孤城不仅博学多才,品性也是极佳,若不是上了山来,恐怕他也是那种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莘莘学子。 但只要一入天道轮回,那些东西,也就如同过眼云烟一般了。 兴致来时,白舒又从屋中取来纸砚笔墨,在石桌上写起字来,杨孤城虽然弃了书本,但眼力却没有丢下,直赞白舒字写的好。 那纸上飞墨如生,写着“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桃影中,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未曾喝酒,人以微醺。 待得纸鸢回来,两人又吃了些清淡小菜,菜虽清淡,但味道却极佳,若是烹些肉食,白舒怕是要咬了舌头下来,这一刻白舒才发觉,自己是捡到宝了。 这日杨孤城在天一居待到了晚上,宾主尽欢,杨孤城方才下峰。 而白舒也终于得空,将自己新吸收的天地灵气,稳固在自己的气海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