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备而无患-《宋时雪》
第(2/3)页
“这是何物?”崔永梽诧异的接过这张白纸后问道。
“廉政,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奖罚,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赏当其老,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爱民,为政,通下情为急;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治军。。。。。”
崔永梽照着白纸之上的字念了一遍后,是更加诧异的问道:“翰韧你。。。到底是何意啊?”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李三坚背了一遍,更是令崔永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是何意。
谁不知道啊?这是宋每一名读书人必修之功课,崔永梽又岂有不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吾辈所求。”李三坚随后指着白纸说道:“此七戒,李某打算将其作为我福建路官员之官训,崔公以为如何?”
“好是好,可此与应奉局又有何关系?”崔永梽问道。
“上固有错,但我等既为臣子,当尽臣子的本分。”李三坚随后叹道:“李某感觉在福建路的差遣将要罢了,可李某在福建路为官数年,总是要给福建路留下些什么吧?李某思来想去,就留下这七条训诫吧,至于今后是什么样的情况。。。李某也不能预料。”
宋官员一般都是三年一迁官,或升官,或平调,或贬黜,反正就是不能够长期在同一地方为官的。
李三坚为福建路管勾安抚使司事,也就是福建路经略安抚使,时间已达数年之久,再加上此次与蔡京、朱勔之辈算是彻底翻脸了,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因此李三坚必然会受到此事的影响,罢官免职是跑不了的了,最起码李三坚必然会被转迁他处为官。
因此,李三坚希望在那一日到来之时,在福建路,在福州,在泉州能够有一片净土,能够有一个支撑大宋这一片天的沃土。
当然这只是李三坚的一厢情愿,李三坚为福建路长吏,可下令将此七条训令作为福建路官场的官训,可李三坚走了,李三坚不再是福建路长吏之后,后继着会遵守此官训吗?就算是遵守这七条训令,但又能够遵守到什么程度?此一切的一切,均是不得而知的。
说不定,李三坚前脚走,后继之人就将此七条训令当做厕纸给扔了。。。
其实李三坚自问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七条训令的。,但有总比没有好,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
“官训之事今后再说不迟,可当下应奉局之事又当如何应对?崔某以为驱应奉局之事万不可为之。”崔永梽随后说道。
“李某在福建为官一日,就要为我福建百姓做一天事情。”李三坚闻言说道:“李某在福建一日,就决不容有害民之事。至于犯上之事,李某也顾不了许多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李某恭候便是。”
李三坚随后坐回到了椅子之上,取过一本空白奏疏,提笔略一思索,写下了几个字。
“你。。。你要作甚?”崔永梽见状顿时吓得魂不附体,惊问道。
“许久未给陛下写过什么了,今日李某打算上一本奏疏。”李三坚平静的说道。
要说从前李三坚还对花石纲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此时已经与蔡京、朱勔之辈算是彻底翻脸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将事情闹大一些,事情闹大了,也许李三坚反倒是安全了。
“翰韧,你就听老哥哥一声劝吧。”崔永梽苦着脸劝道:“事情还未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况且朝中自有言官御史,你这是又是何必啊。。。再者说,你这奏疏还不一定能够递得上去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