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1/3)页
    见杨帆与其他几人宛如朋友之间的闲聊,一副谦虚恭敬的样子,长孙无忌气呼呼的站起来,冷哼一声,呵斥道:
    “忠义侯,这里是政事堂,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岂容你嘻嘻哈哈攀亲带故?”
    “既然是讨论科举事项,那就赶紧言归正传,勿要胡搅蛮缠,若是如孩童嘻戏,岂不让人耻笑。”
    杨帆的作为确实让长孙无忌很不舒服。
    毕竟,杨帆与在坐的几位都有说有笑,唯独与自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在长孙无忌看来,杨帆就是在膈应他,简直是欺人太甚。
    杨帆抬眼看了气得满脸通红的长孙无忌一眼,这才慢悠悠的说道:“赵国公好大的官威啊!不过某向来尊老爱幼,赵国公的教诲定当铭记于心,既然刚刚的问题已经讨论过,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筹备科举改革小组人员的名单。”
    杨帆的这番话把长孙无忌气得吹胡子瞪眼,真想大骂一句——扯你妈的,你小子哪有一丝尊老的觉悟?
    见两人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李二陛下对着杨帆无奈地道:“你小子有什么事儿赶紧一起道来,这么婆婆妈妈干嘛?难道不知道这是国之重地,岂容你放肆?”
    手心手背都是肉,李二只能呵斥杨帆,谁让杨帆年纪小呢!
    杨帆憋了憋嘴,毫无畏惧,反而挤兑道:“陛下既然知道这是国之重地,怎么不以身作则?”
    “虽然我位卑职低,可毕竟是朝廷官员,陛下不是应该以官职称呼我吗?”
    这话顿时让李二陛下气得青筋直冒,差点想把这混蛋一刀砍了了事,这小子实在是太不知死活了。
    房玄龄苦笑着道:“贤……咳咳,忠义侯,正事要紧,还是赶紧商讨科举事宜。”
    见李二陛下已经到了发飙的边缘,杨帆当然知道适可而止:“既然房相如此心急,那好,咱们言归正传。”
    “此次成立科举筹备小组,我打算请陛下作为筹备小组组长,房相、魏相、赵国公、卫国公、英国公、礼部新闻司孔颖达、主客司李义府以及在下作为组员,成立九人科举考试筹备小组。”
    “这个小组负责此次科举考试的所有事宜,科举考试结束,该小组视情况解散。”
    “科举筹备小组不管是组长或者成员,须对科举考试的所有事情负责,有权参与科举考试的各项决议。”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又开始炸毛了。
    本来把自己的儿子长孙冲弄到礼部当侍郎,就是为了让儿子去捞些功劳。
    更何况这是一个与皇帝亲近的机会,没想到杨帆也实在太狠了!
    直接一脚把自己的儿子撇开,费了这么多的精力把儿子弄到礼部还有什么作用?
    若说其他人组成科举筹备小组成员长孙无忌倒也没什么异议,毕竟这些人都是一方大佬,资历那儿!
    可这个李义府是个什么鬼,居然敢挤掉自己的儿子进入科举筹备小组,这岂不是扯淡么?
    在长孙无忌看来,杨帆这显然是公报私仇,于是怒气冲冲的问道:“忠义侯,这李义府何等人也?你居然让这样的人进入科举筹备小组,是不是太儿戏了?”
    “科举乃国之重器,关乎帝国的稳定和人才的选拔,礼部负责科举考试,不是应该由礼部侍郎行使职权么?”
    看着长孙无忌嘶吼底里的质问,杨帆风情云淡的说道:“李义府乃是礼部主客司郎中,本来就是负责科举考试的人员,进入科举筹备小组理所当然,何来儿戏一说?”
    “陛下曾言,大唐朝廷官员唯才是举,只要忠君爱国有才能,便应当给予机会重用。”
    “反倒赵国公您,居然想搞裙带关系,把科举考试当成你长孙家靠捞功劳的时机,岂不是更显儿戏?”
    反被杨帆将一军,长孙无忌再也忍不住心头的怒气:“砰……竖子实在太无礼了!”
    只见长孙无忌气呼呼的站起来,然后拍的一巴掌打着案几上,怒气冲冲扬长离去。
    这个杨帆简直欺人太甚!
    杨帆刚刚阴阳怪气不停挤兑自己,如今一回头的功夫又把儿子算计进去,长孙无忌直接气炸了!
    可又能如何?
    打不赢、骂不过,长孙无忌根本拿杨帆这个混球无可奈何,干脆一走了之!
    杨帆没想到长孙无忌也有无所顾忌的时候,居然在李二陛下面前甩脸,难道真不怕皇帝发怒?
    果不其然,李二陛下紧咬着牙后座,冷冷的目光从长孙无忌离去的背影中收了回来,脸色阴郁得可怕。
    这位大舅子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皇帝,长孙无忌简直太目无尊卑。
    可朝廷还需要这位大舅子为他安抚关中世家,李二陛下只能强忍着怒气,整个英朗的脸显得有些变形。
    长孙无忌离开后,李二陛下他们合计了一阵,随后只能暂且取消会议,陆续离去。
    政事堂中,李二陛下将杨帆留了下来。
    众人一走,李二陛下二话不说便先踹了几脚,才怒气冲冲的斥责:
    “你这混帐东西,岂能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公报私仇,故意针对赵国公,还知晓事情的轻重缓急否?简直是岂有此理!”
    很显然,杨帆几次三番针对长孙家,李二陛下认为这是挟私报复。
    杨帆揉了揉被踹的部位郁闷得不行。
    虽然与长孙无忌很不对付,但也不会意气用事。
    之所以不让长孙冲加入,确实是从整体考量的结果,真没有公报私仇。
    只是这种事情正好发生在自己不对付的长孙冲身上,所以才让李二陛下误会。
    心里不由把长孙无忌骂了个半死,这老狐狸也太会装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