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 武举-《屠户家的小娇娘》


    第(2/3)页

    萧然顿了顿,道:“皇上,咱们其实可以重设武举考试!”

    既然要把武官的制度像文官靠齐,那么的武官的选拔也可以采取文官的选拔方式,天下凡是觉得自己有带兵才能的,全都可以来京城参加武举考试。

    武举历朝历代都有,但并不如文举那样受天下人重视,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朝廷不重视的原因。

    文举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才不会举行。

    可武举恰恰相反,它一般是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武将大量缺失,才会举行。

    因此天下男儿但凡能读书的,大家更宁愿去读书!

    现任的武官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勋贵子弟,像他岳父这种,因为父亲是带兵的武将,他要是想走这一条路,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去兵营历练。能历练出来,就可以带兵打仗!

    还有一种就是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直接被首将赏识,一步步闯出来的,可这种和勋贵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发迹之后,同样是会忠于最初赏识他们的人。

    这些人一般会报团取暖,当然不是说他们会造反,但是在争取他们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他们还是很齐心协力的。

    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造反,因为那些出去带兵的武将,他们的家属都是会主动留在京城,如此也是向皇上表达忠心的一种方式。

    皇上也会尽最大可能优待这些留在京城的“人质”,具体可以参照他大舅兄。只要赵将军不造反,那他大舅兄在京城只要不是把天给捅个窟窿,一般皇上都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至于窦家为什么没有留在京城的“人质”,那是因为朝廷太过自信了。

    津州离京城并不远,历任皇帝都觉得要真有什么事,直接派人去抓他们的家属都还来得及,而且这么近的距离,还让人家分割两地,也有些说不过去,因此津州是个例外。

    但自从出了窦家的事情外,津州现在也不是例外了。

    腊月刚上任的津州首领,便十分知趣的将父母妻儿全部留在了京城,听说走的时候,连小妾都没带,生怕皇上怀疑他会在津州偷偷生孩子。

    所以,皇上要改革武将制度,不用想,这条路肯定很难,可不管多难,大锦朝的武官制度确实需要变一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