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准备挑明-《北魏武侯》
            
            
            
                
    第(2/3)页
    “褚相慢走。”
    沈兮瑶不敢耽搁,带着三名丫鬟回后院赶紧更衣。
    等入宫之后才看见大皇子杨霖、尚书令成康铭、鸿胪寺卿杨敏之、少卿季恽全都在此。
    杨恪面无表情的抬头看了看沈兮瑶。
    “免礼平身。站在一边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褚如朋也换好官袍走了进来。
    “老臣,参见陛下。”
    “免礼。好了,人都到齐了。杨卿,你再说一次吧。”
    “遵旨。鸿胪寺负责操办中秋和陛下寿诞。经这几天时间筹备,四十万贯钱财有些不足。”
    沈兮瑶心中一紧,果然被那个口花花的家伙说中了。
    “你们都说说,此事该如何解决。”
    杨恪一脸平静地说。
    成康铭一听皇帝这样说,就知道陛下是不准备再往出拿钱了。朝中也拿不出钱了。
    “陛下,朝中暂时没办法再出钱了。”
    “那事情具体办得如何了?”
    褚如朋发问。
    “鸿宾馆的修缮将完工,该准备的器具也已备好。府库中也准备好了封赏所用的之物。剩下还缺的些,我这里列了个单子,请陛下过目。”
    说着杨敏之从袖中掏出一本折子,捧在手中,向上递去。
    杨恪摆摆手,指了指褚如朋。
    褚如朋接过来打开看了看,递给了大皇子。大皇子看完给了成康铭。
    成康铭翻看了两遍,合起来正要递给内侍,杨恪突然发话了。
    “沈常侍,你对于钱财经济颇有见地。你也看看,可有什么办法?”
    听到皇帝的话,杨霖、褚如朋和成康铭到没有什么反应。而杨敏之和季恽却吓了一跳。
    虽说他们知道沈兮瑶升任常侍,但却没想到皇帝如此看重这个女子。
    沈兮瑶接过折子仔细看着。
    良久,才慢慢抬头确是一怔,殿中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
    很明显出现的是穆建明,而非沈兮瑶。
    “沈常侍,说说看。”
    穆建明嘴角微微向上扯起。
    “陛下,办法么……不是没有。”
    这一下,所有人都来了精神。
    “只是……”
    “只是什么,你快说。”
    杨霖不等沈夕瑶拿完腔调,急忙发问。
    “对,你赶紧仔细说说。”
    皇帝陛下也顾不得自己的风度了,紧跟着开口。
    “折子中提到洛阳城中还要搭建牌楼和彩棚。从东南西北四面的城门开始,每个路口要扎一座牌楼,每一里要扎一座棚子,都要用彩绸包裹,一直排到皇城。主要街道两边的树干也要用彩绸装饰。”
    “不错,这是剩下的事情里,花费最多的一项。”
    杨敏之点点头。
    “那我给出个主意,把这笔钱省下来。”
    不等其他人发问,穆建明接着开口。
    “这一项,可以交由城中的商家来办。”
    这个提议自然有人提出出言反对。
    “这样做恐怕会让商家们怨声载道,有损陛下声誉。”
    穆建明脸上仍挂着笑。
    “没好处的事情,商家们当然会怨声载道。可如果给他们些好处,相信这些商家会迫不及待的为陛下办成这件事。”
    看着众人一脸不解的表情,穆建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陛下寿诞是天下盛事。到时候洛阳城中人口汇聚,人满为患。这样的机会可不常见。让商家搭建楼牌彩棚,到时候允许他们,可以在搭建的楼牌彩棚处打广告,相信他们会乐意接受这件事的。”
    “何为打广告?”
    杨霖不解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