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奋起而作,不如垂拱无为-《地上道国》
            
            
            
                
    第(3/3)页
    董扶忧心忡忡的去了,不久之后,就有信使急匆匆的从刘焉帐中离开。
    董扶走出帐,看着远去的信使暗叹。
    现在就看包藏祸心的韩遂和马腾,能不能带回刘焉的儿子们了。
    庾献正好带了鱼竿出营,看了那信使一眼,一回头,和高处的董扶对视一眼。
    董扶远远的拱拱手。
    庾献扬了扬手中的鱼竿,笑了笑。
    慢悠悠的出营,信步而行不远,就见远处一辆马车摇摇晃晃的从大路上过来。
    周围四五个骑兵拥簇着,似乎保护着什么重要的人物。
    庾献让在路边,抱袖看了一会儿,见马车要路过,开口问了一声,“车上何人?”
    那骑兵不知庾献身份,恶狠狠的瞪了两眼。
    庾献混不在意,扛着鱼竿就要离开。
    就在这时,马车里有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且慢。”
    语毕,车帘掀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马车中钻了出来。
    他相貌平平,面颊圆润,脸上的笑意却让人觉得说不出的舒服。
    年轻人拱手,颇有些憨厚的说道,“小子刘季玉见过道长。”
    庾献恍然,原来这就是刘璋。
    庾献问道,“你知我是何人,便来拜见。”
    刘璋闻言,客客气气的说道,“能在军营外这般自在来去,不是我父亲的师友,便是我父亲的宾朋,小子怎敢无礼。”
    庾献哈哈笑道,“极好。”
    接着又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刘璋也不隐瞒,“董太师让我给父亲送信过来,当然,名义上是天子的诏书。”
    “原来如此。”庾献点点头。
    要是董卓这会儿知道刘瑁已经死了,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他手中攥着刘焉所有的儿子,这是何等巨大的政治筹码?
    但如果走掉了一个,那剩下的就全都不值钱了。
    庾献对刘璋印象还不错,摆摆手道,“你不必理会我,去见见你父亲和董青衣吧。”
    说着,远远的向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董扶扬了扬手中的鱼竿,慢悠悠的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