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密诏-《沈烈张静修大明风流最新免费》
            
            
            
                
    第(1/3)页
    随着大明武勋之首,英国公张洵带着几个护兵行色匆匆步入了西苑,这一幕画面叫人浮想联翩。
    通州。
    东厂百户所。
    清晨时分。
    兵营里正在点卯。
    沈烈手中有了银子,底气便足了起来。
    一大早便十分罕见的穿上了那身华美的斗牛服,背着手,站在队伍的正前方,年轻英气的脸上写满了威严。
    “白有成!”
    “在!”
    “白承礼。”
    “在!”
    一声声低喝中,主要由天津左卫白姓子弟组成的东厂精兵,也穿上了东厂缇骑独特的褐色衣衫。
    一条条军户出身的年轻汉子,纷纷用敬畏的目光看着自家千户大人,那代表着皇家威严的斗牛服。
    这已经颇有些锐意进取的意味了。
    点了卯。
    百余精兵开始操练,而沈烈又开始为了麾下精兵的装备发愁,按照大明正规军一个百户所的编制。
    他麾下这一个连的部队,统共有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长枪手四十人,火枪手十名,剩下的是军官。
    在整个编制里,前排刀牌手披重甲,后排穿棉甲,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披双层甲胄。
    沈烈沉吟着。
    这么算下来,威武明军的火枪装备率甚至还不到一成,这样的武器兵种配备显然已经落伍了。
    因为这根本就是大明开国时洪武年间的编制。
    这编制都快两百年没变过了。
    也就是说……
    早在两百年前,大明军中已经成体系的使用火枪兵,而在之后的两百年中基本没什么发展。
    整整长达两个世纪的停滞!
    甚至于。
    整个天津左卫连十杆火枪也凑不齐。
    更甚至于。
    沈烈拿起了一杆从天津左卫带回来的火门枪,嘴角不禁微微抽搐起来,差点一跟头栽倒。
    这也叫火枪?
    这就是一根破木棍上面绑着一根青铜打造的破管子,连照门准星都没有,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都有包浆了。
    用拇指擦了擦包浆,细看这根破管子上的铭文。
    “大明永乐二年造。”
    沈烈一脸苦涩,扒拉着手指头算了起来,从永乐二年到万历九年……
    “亲娘哟。”
    这破枪可真是爷爷的爷爷辈了。
    这一刻。
    沈烈对这个时期,百万明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战斗力尚存,可装备实在是太差了,缺额更是十分严重。
    为何如此?
    这就叫说到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