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朱小郎验毒查案-《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79章  朱小郎验毒查案

    县衙外,乌泱泱的百姓聚拢。

    四张盖白布的草席子排开,风一吹,露出底下尸体。

    几个穿丧服的村汉、妇女跪在一旁,抹泪痛哭,满面哀戚。

    白麻衣在人群中格外扎眼。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冲着他们指指点点,唏嘘之间充满同情。

    县衙大门打开,朱秀率人出来,百姓顿时一窝蜂围上前,七嘴八舌叽喳一片,场面乱哄哄。

    沈学敏双手高举大喊,喊得面红耳赤,依旧不起作用。

    朱秀冲史向文招招手,史向文俯下身子,朱秀在他耳畔低语几句。

    史向文点点大脑袋,直起身环顾四周,深吸口气,像一只功率全开的大喇叭,大吼:“肃静~~”

    “薛家搞这么一出,只是想败坏节度府的名声?”

    仵作本想欺负朱秀不懂行,拿根银针戳两下变了色,就能断定吃到毒盐而死。

    沈学敏道:“少郎君如何知道他们死于砒霜剧毒?还有,根下官所知,如果卤盐中毒的话,也会让银针变色,为何少郎君手中卤盐石,溶在水中,以银针试探却无反应?这二者之毒,究竟该如何区分?”

    张乡长脸色唰地变白,仵作大惊失色。

    张乡长哆嗦了下,慌张道:“鄙人又不懂验尸!”

    “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一定会查清楚!有人如果做下亏心事,也一定会遭受报应!”朱秀厉声低喝。

    “哪位是主事人?”

    这几位可就不是他安排的托了。

    “本乡可还有其他中毒事件?”

    “小官人这回可信了?”仵作得意地嘿嘿笑。

    银针是无法察验砒霜毒的,检测出的其实是其中大量的硫化物。

    仵作取出一根约莫五寸长的银针,找准尸体胃部,轻轻扎下,捻动片刻拔出,银针刺入胃部的部分呈现肉眼可见的青黑色。

    “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倒霉的?”

    沈学敏怔了怔,拱手道:“下官遵命。”

    “砒霜!”百姓们惊呼起来,闻之色变,人人皆知砒霜乃剧毒之物。

    前排又有几人接过卤盐石查看,一个个看过闻过还不忘舔一口,看得朱秀恶寒不止。

    “怎么,你勘验尸体前,还需要和张乡长商量?”朱秀冷不丁哂笑。

    百姓们面面相觑,没想到案情竟然峰回路转。

    从他跨进良原县城起,心里就觉得发毛。

    叫来一名牙兵,朱秀附耳低声几句,牙兵抱拳领命而去。

    那块盐石是他从安定带来的,根本不是卤盐石,只是一块石灰岩,用盐水反复浸泡晒干。

    一名牙兵慌里慌张地从县衙跑出。

    张乡长嗫嚅着不吭声。

    朱秀淡淡道:“如此说来,这一家四口还真是倒霉,怎地毒盐偏偏到了他家的饭碗?”

    很快,仵作带到,是一名五短三粗,脸貌丑陋的中年汉子。

    朱秀冷冷一笑,迈出几步,一双精芒熠熠的眼睛扫过张乡长和仵作,朝围观百姓大声道:“各位乡亲,他们四人的确死于中毒,却并非是因吃到毒盐而死,而是因为有人在白盐里,混入了砒霜!”

    朱秀冷笑,指着四具白布下的尸体:“这户人家就活该倒霉?几百斤的盐包发出去,偏偏就他家领到毒盐?”

    男子忙道:“鄙人姓张.”

    仔细观察过每具尸体的眼睛、口鼻、指甲和四肢,几乎每具尸体的口中都有呕吐物残留,朱秀脸色阴沉,心中有了计较。

    他大踏步上前,朝朱秀施礼,接过卤盐石仔细看看,使劲嗅嗅,伸出舌头舔了口,呸呸吐吐唾沫,大声道:“又咸又涩,是卤盐!”

    拥挤在县衙大门前的百姓,一个个垫脚伸长脖子,睁大眼望着。

    “诸位,请起身说话。”朱秀不再理会他,朝跪在草席子旁的几名麻衣乡民和颜悦色道。

    仵作却是腿一软瘫倒在地,身下透出一股尿骚味。

    一名五十岁许,穿貂帽锦袄的山羊胡男子,面带惧色地看了眼史向文,犹豫了下,站出来朝朱秀和沈学敏揖礼道:“鄙人东山乡长,见过二位上官”

    “你是如何断定他们死于毒盐?”

    围观百姓发出同情地叹息声,一家四口真可怜。

    可古人们哪里知道硫化物与三氧化二砷的区别,连一百多年后的法医界鼻祖宋慈,都在他的传世巨著《洗冤集录》里肯定了银针探毒的可效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