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为会长,自然不可能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他只要把最主要的两件事情搞定就行,因为他很忙,没有功夫耽误在这些事情上。 商量完毕后,大家接着吃吃喝喝。 因为周卫和潘跃华仨的到来,所以接下来的时间,苏辰陪着他们,带他们出去玩了几天雪,到处溜达,拍了不知道多少照片。 期间还收到唐婉茹的来信,说在国内的事情,还提到薛瑜去了香港,沈立群与一个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叫李东生的在惠州开设分公司等等。 李东生? 不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家电公司TCL的老板吗? 呆了一个礼拜后,周卫和潘跃华蒋玉三人就准备返回纽约,米兰达打电话分别给洛根机场和纽约机场打电话询问是否影响飞行,得到回复说可以起飞后,便一起前往机场。 因为苏辰也要去看20世纪福克斯,同时还要去伊顿的家里走走。 此时,时间已经过了元旦,进入到1985年。 在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苏辰在富国银行的帮助下,成为20世纪福克斯的新老板,也组建了电视网,还收购了Acorn和MathWorks等等。 而在国内,也一样发生很多事情。 浙江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史玉柱,在编写出第一个统计系统软件后,他发誓要做中国的IBM,然后,南下深圳书写一段高亢而悲壮的生涯。 同样也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段永平愤然离开单位,他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在国营工厂里上班,因为那里“人人都觉得能干,却什么都不干”,然后坐着火车到珠江三角洲去。 赵新先,军医大学的教授带着自己的“三九胃泰”来到深圳笔架山下开始新的事业。 惠州,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开辟自己的工厂,他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 而这个香港人,在这个时空变成了沈立群。 在广东顺德的容桂镇,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 随后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的品牌是“容声”,潘宁出任厂长,这便是在后来统治了中国家电业十余年的科龙公司的前身。 潘宁造冰箱,在技术上靠的是北京雪花冰箱厂的支援,在资金上则是由镇政府出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这家工厂成“乡镇集体企业”,这一产权归属最终决定科龙和潘宁的悲情命运。 市场的力量似乎占据上风,里根—撒切尔主义大行其道。 第(2/3)页